- 主题:周恩来在军队里的威望是怎么树立起来的
彭跟周的关系狠不错,在庐山,周私下劝了彭很多,彭没怎么听进去
周的铁杆是陈吧,
周跟罗,粟的关系狠一般,
【 在 ZNZP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听到说彭和周好像不是关系很好
: 周和几个军头关系怎么样
--
FROM 223.104.189.*
粟上不了元帅,
粟是南方游击队很小的一个支队,只有300余人。
粟是新四军初期,四个支队中,某一个支队的副队长
粟是新四军后期,7个师长中,某一个师长
结论,粟不能代表南方游击队,不能代表新四军
缺少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这两块,基本评不了元帅
【 在 matras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邓只要评衔,肯定元帅。
: 粟可上可下,如果陈不参评,粟肯定上。
: 陈不参评的可能还是不小的,毕竟已经不在部队任职了。
--
FROM 223.104.189.*
在各个大佬中,彭跟朱老总关系很好,跟林总,高岗的关系很好,
跟徐帅,聂帅关系不错,跟邓的关系很好,
彭总跟刘帅,贺,罗关系一般,跟粟关系不好,跟陈大将关系很好
【 在 MyNameIs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彭和谁的关系好过?
--
FROM 119.162.215.*
太祖只承认过,没有朱,就没有毛
【 在 y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没有周,没有毛”的结论不敢认同啊!考察一下两人的历史轨迹:太祖玩建党的时候,周在法德打工呢。太祖在国民党任代理宣传部长时,周是国际派成员之一。周的崛起是独秀山人倒了后,苏联将听话的代理人(代言人)推向前台,这时候选了周而已,而且是之一。至于后来三大起义,还是太祖摸索出了建军的组织、模式、道路乃至理论,周是跑到香港,后来在苏联支持下继续到中央主持工作而已。独秀山人没有倒之前,苏联的危害已经显现,山人倒了后,苏联及其代言人(国际派)的真正危害才真正放大,这一群年轻人仅仅因为去过国外(苏联)就被认定为真正的革命家!实际上对革命的贡献远高于对革命的危害。这种危害最后被太祖定位十次路线斗争。只是对周的批判到延安整风才开始,后来周痛哭流涕,被大家接受了而已,周的历史地位当时下降的很厉害。
--
FROM 119.162.215.*
朱老总作用巨大,军事指挥就不说了,公认的第一元帅
朱老总的政治手腕也是超一流的,能跟太祖斗好几个回合,还能全身而退,这水平远超彭,林
【 在 y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太能扯了,张闻天的上位,是遵义时候,太祖希望团结能团结的力量,可以说是太祖让的,推了一个可以为国际派认可,也不那么引起军头们反感的人物。实际上红一是太祖创建的嫡系部队,让这帮国际派快祸害光了。张闻天是过渡人物,能力不足,德不配位,到陕北后还占着总负责的位置,一直不愿意退,看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37年底的时候,革命的决策权是在太祖手里,开会也是在太祖屋子里。至于周,一屁股坐到王明那边去了,把长江局搞成第二中央,把新四军发育得极为猥琐。至于朱,你好好看看军史或者各种版本的毛传,朱的作用有多大,他和陈毅甩开太祖,结果兵败赣州,若不是请毛回来,红军完犊子了。朱的作用在早期是练兵和战术方面的,仅此而已。在军队建设上是太祖的军事思想绝对主导地位,真正地大神。
--
FROM 119.162.215.*
朱老总跟太祖争过几次主导权,就是所谓的领袖地位
至少斗争过三次,还能全身而退,很牛了
看看其他跟太祖斗的,都是什么下场。,
在井冈山时期,没有朱点头,太祖连调一个机关枪都调不动
【 在 yam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元帅中比,朱的资历、贡献排在前列;纯论资历,元帅的001号证是发给刀帅的。南昌起义首功实际是刀帅的。朱在军阀中浪迹多年,手腕也是纯熟的。但是这些帅们与太祖没有办法比。用围棋比喻,太祖可以让子的,让他们降级,因为他们都是单纯军事路线,缺少战略眼光,在那种军阀混战岁月中,无法引导党和红军走向最终的胜利。说真的,与太祖比,他们就好比萤火与日月争辉!
--
修改:xiaohe1217 FROM 119.162.215.*
FROM 119.162.215.*
你以为遵义会议凭啥成功,靠的是朱彭林为首的枪杆子,朱老总明说了,你们在这样胡搞,我们就不跟你们走了
抗日战争时期,王明回来后,地位如日中天,太祖凭啥搞定王明,内部靠的还是朱老总的坚决支持
那时国际派不靠谱,周偏向王明,连彭总都主动向王明汇报了工作,
太祖在这种情况下,跟朱老总联手,迅速搞定内部,
本来朱老总战队张国焘,已经比较边缘了,
彭总军事水平可能不在朱之下,政治水平还是差不少的跟朱老总比
【 在 yam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元帅中之所以是朱、彭、林位列三甲,全拜太祖之功。他们早早就跑到太祖麾下,尤其是朱、彭,试想如果彭比朱早点到太祖麾下,那么依彭的能力,其地位将不在朱之下。其实朱在赣州失败后已成为吉祥物,退居二线了。
--
FROM 119.162.215.*
你这是自己猜的,彭,林根本没有站队国际派
在你所说的太祖鬼都不上门的日子,中央有消息说,不带太祖参加长征
林总带着红一军团几个干部半夜三更来到太祖的小院,就等太祖的命令
林总的意思,明显是要跟着太祖干,而不是跟着中央走
最后太祖让他们都回去了,一句话没说,这是某个将领的回忆录内容
【 在 yam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际派(周和后面的三人团)能在中央苏区站稳脚跟,和朱与国际派的默契分不开的,太祖1932年靠边站后,是朱和刘伯承的支持,后来的三人团的发力,也是朱、刘、彭、林等人的支持,只是经过第五次反围剿、湘江战役后,在生死关头,军头们才有所“感慨”。但是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真正关键的是,在靠边站的岁月中,在鬼都不上门的日子里,是太祖先争取到王稼祥的支持,然后长征路上通过王联系的张闻天,在党的组织层面确定要和三人团(国际派)斗,这才是遵义会议能召开和召开成功的关键,至于军头们的支持,在党的纪律下,你觉得会兵变吗?遵义会议的历史功绩薄上,太祖明确王稼祥首功!不容任何人剥夺!
--
FROM 119.162.215.*
有一段回忆录,讲的是朱老总跟张老四秉烛夜谈的故事,朱老总给张老四出谋划策,进可以问鼎天下,退可以保肠胃位置
【 在 kim27 的大作中提到: 】
: 朱老总最多可以说没有明着和张国焘斗,但是直接说他站队张老四肯定是不对的,当时的情况朱老总的处理我觉得还是很合理的,因为我觉得他当时明着斗可能适得其反,就像博古凯丰这些留苏派在刚会师的时候起的作用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FROM 119.162.215.*
天下是代指,指的是gd这边的一把手,就是所谓的天下,
不是统一全国那个天下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朱老总心里有个屁的天下?
: 错一步就全党全军覆灭了。
: 难不成是穿越到1947年7月21日开了会,
: ...................
--
FROM 119.16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