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周恩来在军队里的威望是怎么树立起来的
你这就是对tg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庸俗化了。
tg的自我进化的源泉正是因为整个群体都在不断进步。无论从思想政治修养还是临场作战能力,都是在不断的
自我批判中不断进步的。
一代领导群体里没有人没做过检讨没有人没被批评过。挨了批评认识到错误做了检讨之后轻装上阵,都还是好
同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基本党性。
这也是为啥某种意义上毛特别鄙视自杀的人。连挨批评做检讨都承受不了的人是无法进步的。
【 在 evilzzz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的不说,你知道遵义会议反对的是谁吗?这件事对其自身光环是打击的。就是做了污点证人指认了两位同事背锅,不过因为同时推举太祖成为第一人,收获了太祖的感恩和提携,算是因祸得福。
--
FROM 120.244.188.*
不能说黄埔的就认周吧?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人不是更认老蒋,毕竟黄埔的时候老蒋是校长
【 在 i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人团算是中央苏区,中央苏区的肯定认,关键是其他的山头周也有关系户,26的贺龙,四方面张也得给面子,而且四方面军黄埔一期生实际上比中央苏区还多,虽然大部分都挂了,但好歹还有徐,陕北刘志丹也是黄埔的,留在中央苏区的项关系也不错,后面华野的陈也是周的铁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FROM 223.104.40.*
就是。。
【 在 tematar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个COO,大家给个面子而已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诺鸡鸭 翻盖版」
--
FROM 113.89.150.*
遵义会议之前,毛还坐不上桌子呢,周是军事三人组之一
【 在 foureyes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教员感觉还是周听话而已。
: 去看官方版本的传记。周能力不行,不过一直是
: 共产国际在中国的执行人而已。共产国际地位不如王明。
: 前期小动作太多了。后期彻底服用教员。就是师爷人物。对共产主义认识也不深,没有自己理论。揪心于各种细节。大方向基本没有看准过。
: 南方局最大的败笔,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诺鸡鸭 翻盖版」
--
FROM 113.89.150.*
qd之后肯定认周啊,qd前还是认蒋的,不然东征不会那么卖力,陈赓也不会去背蒋
【 在 kim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说黄埔的就认周吧?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些人不是更认老蒋,毕竟黄埔的时候老蒋是校长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FROM 112.10.176.*
这太能扯了,张闻天的上位,是遵义时候,太祖希望团结能团结的力量,可以说是太祖让的,推了一个可以为国际派认可,也不那么引起军头们反感的人物。实际上红一是太祖创建的嫡系部队,让这帮国际派快祸害光了。张闻天是过渡人物,能力不足,德不配位,到陕北后还占着总负责的位置,一直不愿意退,看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37年底的时候,革命的决策权是在太祖手里,开会也是在太祖屋子里。至于周,一屁股坐到王明那边去了,把长江局搞成第二中央,把新四军发育得极为猥琐。至于朱,你好好看看军史或者各种版本的毛传,朱的作用有多大,他和陈毅甩开太祖,结果兵败赣州,若不是请毛回来,红军完犊子了。朱的作用在早期是练兵和战术方面的,仅此而已。在军队建设上是太祖的军事思想绝对主导地位,真正地大神。
【 在 waves54 的大作中提到: 】
:
: 毛也就是到了陕西后 张闻天和周主动让位以后,延安整风运动才真实确立核心地位的。没有朱,你以为在井冈山会成功 ,想多了,那是军事还是朱在前面,起了作用不比毛差。
--
FROM 124.64.10.*
一点没有吹,太祖在建党、建军、建国,那是绝大部分贡献,仿佛儒家的仲尼,各大军头们仿佛太祖的学生,别看年纪大。
【 在 toec 的大作中提到: 】
: 吹的没边了,毛自己都不敢承认。
--
FROM 124.64.10.*
这太能扯了,在朱投奔太祖之前,太祖已经开始游击战了。
【 在 yoyoc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毛有很多提法都是朱提出的,游击战等等。建国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朱淡化了。
:
--
FROM 124.64.10.*
缔造者,成立公司的最初发起人之一。
【 在 ZNZP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因为什么?
: 主要因为周当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吗?
: 周大部分时间在上海中央从事党政工作吧?
: ...................
--
FROM 183.195.80.*
同意,太祖在军事、战略方面高出时人几个量级,就是因为精通政治、历史、经济,善于审时度势,理清时代发展的大势、找到时局的薄弱点,发展自己,太祖从来不是一介莽夫。太祖的这种特质也能在始皇帝、唐太宗等人身上找到。我军的帅将也是跟着太祖成功了;若没有太祖,早变成方志敏或跑路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在中国打仗不能纯军事,太祖在红四军七大后离开后朱老总自己带的并不好,损折三分之一的兵力,等九大后他就心甘情愿退居二线了。换成朱老总是不可能硬扛李立三的冒险主义的。
--
FROM 124.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