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粟大将下江南的问题
根据地由山东兵团管。
守备啥啊,都往外打了。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第一批1+4+6,第二批3+8+10。一半兵力。
: 剩下的根据地守备任务,基本上机动作战能力归零了。
: 2 下江南是一个中长期任务。从没有说严重到必须一月或几月内行动把敌人扯走,不然刘邓就垮了。
: ...................
--
FROM 122.9.80.*
濮阳在黄河以北。
SY早早跨黄河南下了。
合什么野战军保障根据地一点关系没有。
后来是要休整才回黄河以北的。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朱老总从西柏坡到濮阳时,路上邯郸以北是安全的,邯郸到濮阳有点不安全,在安阳国军控制区边缘。警卫人员有点紧张。
: 兖州战役站前许留九纵在胶济路中段休整,除了潍县战役后需要休整,一个因素考虑防着国军青岛济南对进打通以及破坏根据地。
: 如果没有野战部队在附近坐镇,地方部队又没有成长起来,国军自然不会老实的龟缩,出来掠劫一番
: ...................
--
FROM 122.9.80.*
国军在江南,根本没几个兵。
去3个纵队还没用?
可笑。
【 在 speedboy2998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点力量下江南更没用,根本起不到调动国军中原几个主力的目的,从侧面证明了跃进江南的荒唐
--
FROM 122.9.80.*
从濮阳到江南,基本齐装满员呗。
难的是到江南之后,国军重兵围攻。
浙江的保安团相对游击队不弱。
遇到正规军,就是菜鸟。
【 在 heq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笑啥? 你以为三个纵队齐装满员空投到江南?
: 粟裕从濮阳打到江南,还剩多少武器 人员?
: 江南根据地都没了,皖南 浙北都是国军重地,浙江保安部队可不弱,到48年冬天的话,天目山黄山一带零下几度,大雪封山,和红十军团的结果不会有不同的地方。最好的结果就是还有人能去浙南闽北继续打游击。
: ...................
--
FROM 122.9.80.*
刘邓部队主要是在大别山损失的,不是路上。
重武器是过黄泛区的时候扔的,走不动,又没炮弹。
边上还有国军追击。
S兵团又不走黄泛区。
国军用刘邓调动走。
你到底看没看过,SY和中央讨论南下的电报?
【 在 MachvPicchv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邓到大别山怎么损失大半?还有重武器丢光
--
FROM 122.9.80.*
12万是渡黄河前,要算鲁西南战役的损失了,伤亡1万2.
刘邓南下,是被国军围追堵截中的,强过黄泛区,强过汝河。
跃进前还没休整。
SY南下不是,和ZY反复讨论路线,方案。充分准备。
还要中野扯动国军。
看SY的电报,主要困难都是过江后的。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12万人南下,大别山落脚后统计9万。出来的时候主力6万。基本上人员损失基本各半。前一半损失又包括大战鲁西南+过黄泛区纯路上+进入大别山落脚。如果只算纯路上确实不多,也不太少。
: 但不容易算精确,有部队地方化、非主力纵队部队比如中原独立旅是否算入、还有后来补充送去的新兵。
--
FROM 122.9.80.*
中原解放区没听说过?
豫皖苏没听说过?
补给,出击外线,伙食比内线好,没听说过?
【 在 heq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齐装满员?
: 山东往南都没有解放区了,怎么补给。
--
FROM 122.9.80.*
SY估计困难也是到了江南以后。
这位同学说过江前就重大损失,太扯了。
【 在 liyiyouwa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走江南水网也不容易
: sy因此判断杜聿明逃跑走西线
--
FROM 122.9.80.*
不下江南,淮海战役60万对80万,SY唱主角。
下江南,淮海战役可能提前2个月,兵力对比55万对65万,刘邓陈许唱主角。
【 在 roy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看来,下江南的方案还是 zy对局势发展 估计过于保守了。
: 实际上 48年3-5月,经过临汾、宜川、洛阳等一系列战役之后,西北的胡宗南、阎锡山集团和中原的联系被彻底切断,中原战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之前负责监视胡宗南集团的陈赓谢富治兵团可以放手支援刘邓,已经不需要华野下江南了。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