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分析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就把原因归集到“日本缺乏战略思维,要是慢慢经营东北,再蚕食华北,那我们就不妙了”
这个就是典型的归因主义。
是日本缺乏战略思维么?不是。
说日本缺乏战略思维,就如同一些书上说“穷人缺乏长远谋划”,穷人是缺乏长远规划么?显然不是,是穷人是挣扎在如何生存之上,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长远规划,即使偶尔有长远的规划也会因为各种实际问题作罢。
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日本的内因是什么?日本的内因就是:日本虽然经历了明治维新,但是本质上仍然是封建军国主义,资源匮乏,内部矛盾严重。
所以,教员才在论持久战里明确指出两点:
1、由于严重的内外矛盾,日本将不得不进行空前的战争冒险
2、由于资源的匮乏,将使得日本为了解决困难而发动战争,结果反而因为战争又增加了困难,最后崩盘。
不是日本人没有战略眼光,而是当时的日本只能延续这种梭哈赌国运的模式,因为一旦停止这种模式,内部的矛盾,尤其是底层人民(代表是下层军官)与文官+中上层军官这些既得利益者之间的巨大的矛盾足以把日本从内部撕裂,本来日本的底层人民还寄希望于对外侵略分一杯羹。所以日本注定了不停梭哈赌国运,不停的发动侵略战争,直到一把输完的模式。
也就是说,站在我们的角度,看到的是日本无战略眼光,但是站在日本的角度,你会发现这种无脑的梭哈模式是最佳的选择
--
FROM 11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