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谁能讲讲宋时轮将军
抗日战争前期,宋时轮,邓华是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都特别看重的将领。上将里绝对排名最靠前的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把冀东这个重要的地方给了他们,冀东最大的优势是群众基础好,劣势是,敌人力量强大
宋时轮,邓华没搞好,向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汇报,想撤退,中央和总部的命令是,坚决不能撤,除非情况非常紧急了,才能撤
结果他们一商量,这就是非常紧急了,撤,撤,撤,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非常生气。
判断他们能力有限,还没有达到徐帅,聂帅独立发展一个根据地的水平,给他们派了一个大将,领导他们,那就是肖克。
结果宋时轮在肖克手下,宋时轮为人仗义,替高志远讲话,被肖克威胁说,信不信我也毙了你,然后宋时轮也不怕,每次开会带着四个警卫员,一个门口站一个。后来被肖克开除了党籍,沉寂了好几年。
贺龙帮他恢复了党籍。
在后来,在华东粟裕手下,也是刺头,不服管,粟很照顾他。
让他当兵团司令时,给他的纵队是四个兵团实力最强的,他说,我不要最强的,我想要我的老部队,粟坚决不允许。
【 在 LZDDJSJR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了解了解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mini」
--
FROM 112.230.81.*
许世友的功劳,水平在上将里,是排名很靠前的
【 在 LZDDJSJR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许世友比,谁军事胜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mini」
--
FROM 112.230.81.*
许世友山头意识狠强,张国焘事件后,公开强硬的是许世友
暗地里强硬的是李木匠,
他们两个都是张的绝对嫡系,还能逃过延安批判,后来还能被重用,一直延续到邓时代,
红四最杰出的两个人才了
徐帅反而比较低调,王大将,周纯全非常非常低调
【 在 ZNZP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喜欢许世友的为人 感觉此人看似老粗但很圆滑很会拍马匹
--
FROM 223.104.189.*
9兵团是华野最强的兵团,两个最牛的主力纵队,叶飞,许世友起家的纵队都在这里
【 在 nnnynt 的大作中提到: 】
: 九兵团在朝鲜一下子被折腾惨了,宋的大兵团指挥能力不算第一流的。长津湖能扛下来,已经很不容易。
--
FROM 39.82.86.*
负责东北后勤工作的,劝过宋时轮,建议他在沈阳多停留两天,只要两天时间就会好很多,
【 在 doubleb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根本上是从毛到彭漠视官兵的生命,在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用人肉去对抗强大的对手和天气,但是具体到战场指挥,宋的失误也不少。
--
FROM 39.82.86.*
9兵团战士穿的都是棉衣,没有单衣
南方的棉衣,跟山东的棉衣,跟东北的棉衣,是完全不同的,
最后入朝时,一部分是东北棉衣,一部分是山东的,一部分是南方的,南方的太薄了
【 在 doubleb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漠视就是至少不让战士们穿着单衣冻死。
--
FROM 223.104.189.*
薄棉衣也是棉衣,不是单衣
那时不是现在,你想买多厚的就买多厚的
那时东北的棉衣多少棉花,山东的多少棉花,南方的多少棉花,都是国家规定的,
【 在 liyiyouwa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一个意思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N9860」
--
FROM 117.136.77.*
东北主管后勤的,看到他们的穿着,就立即意识到问题了,
力劝宋时轮在东北多呆两天,必须换装,宋拒绝了,说是没时间
【 在 oozy1987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津湖应该反思
: 志愿军走的时候坐火车穿着秋天的制服。。。等到了朝鲜前线十一月了才知道突然加剧变冷,等到了长津湖夜里零下三十四度,要命了,为啥不多备些棉服呢。。
: 要是每个人配备两套棉服外加四双棉靴,估计死亡交换比还得降低
--
FROM 223.104.191.*
你有些小看林,高领导的东北了,
他们百万大军,也是零下30度的温度下打仗,
东北军区仓库有棉衣,棉裤,只是宋时轮没时间,如果他坚持跟中央汇报一下,申请多留两天,可能情况会好很多,
【 在 libr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有棉衣穿了?
: 大环境下,国家刚刚建设,经济体系还在缓慢恢复,各种物资紧张。小环境下,内部人心不定,各种黑心
: 商人囤积居奇。
: ...................
--
FROM 223.104.191.*
太祖给许世友的定位是,华野副司令,
宋时轮还差一些,跟许世友比
【 在 LZDDJSJ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说不如许和尚?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mini」
--
FROM 112.23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