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张爱玲与抗美援朝
和书本理论有鸡毛关系,这是生存之道,任何时候不要和社会发展大势作对,你这些算什么,最简单的道理,革命是不是要打仗,打仗不会殃及无辜?那么要不要革命起义呢?站在被殃及的无辜者角度,显然是不应该啊。
那么历史书会对这些被殃及者大书特书么?革命就是社会变革,为了整个社会生存,比如推翻满清,大部分都是得利者,那么推翻满清被殃及的无辜者,就是为这些社会进步牺牲的,所有人都会尽量避而不谈而不是强调这些,你说大众是残忍还是不残忍?你看历史书上有这方面具体描述和统计么?
【 在 jhlihop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天真,你成熟,你是被书本的理论洗脑洗的彻底而已,如果你是身在漩涡的当事人,你还会持现在的理论么,恐怕能跑的话也会很张爱玲似的跑了,都是人,能有多大差别,哪个地主被批斗着心里会觉得我在接受革命的改造和洗礼,是时代的需要,我好开心啊,能跑我也不跑,我要迎接新社会!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现在全世界哪里不是这样?比如美国如果排华,会考虑具体案例么?大街上那些被打的人会在被打之前考察是不是爱美国么?是不是简单的直接看脸?这不就是模式化处理么?如果一个政策按照亚裔或者华人为标准去施行的话,比如大学按比例入学那个所谓政策,那么必然和大部分华人不符的具体亚裔或者华人个例会受伤害,最多过很多年对群体行为搞个道歉而已,你让他们再来一次,在当时那种客观下其实他们还会那么干,如果看到趋势变化而不去躲避,没有人会为你出头的。
我也希望社会能对每件事都个例处理,这样最公平,尽量处理个例能力能体现社会发达程度,但是仔细观察现实就会发现哪怕现代社会只能说有所进步,但是距离理想差的很远,人是不是首先去顺应社会客观,非要要自己想象的而客观无法实现的方式去杠,后果会是什么?什么叫唯心什么叫唯物?这里的物就是客观,唯心就是按自己喜好随心所欲。
很多人眼里欧美的发达,其实就是发达有钱,能不计成本的解决一些具体个例问题,体现人性关怀,但是他们也只能解决很少一部分问题,大多数人问题还是模式化处理,而社会本身就是多样化复杂化的,模式化处理必然会让一些少数受负面影响,另外如果欧美没钱呢?
一个社会从落后走向发达,要么一直落后同样持续伤害,要追求改变就只能模式化处理,模式化处理必然殃及无辜,所以落后无论如何都会带来各种伤害,但是你不去走追求改进这条路,是不是永远都落后受伤害?反过来,如果进步了,同样是受伤害,是不是后面就能慢慢的开始避免或者减少伤害?说白了落后就是罪过,怎么做都有毛病,所以核心问题是什么不是一目了然么?
【 在 jhlihop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天真,你成熟,你是被书本的理论洗脑洗的彻底而已,如果你是身在漩涡的当事人,你还会持现在的理论么,恐怕能跑的话也会很张爱玲似的跑了,都是人,能有多大差别,哪个地主被批斗着心里会觉得我在接受革命的改造和洗礼,是时代的需要,我好开心啊,能跑我也不跑,我要迎接新社会!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其实关键是礼乐到了死胡同了,无论如何都会崩坏的,看崩坏后新生还是彻底崩坏罢了。
欧美也曾经风靡过悲观失望而诞生的各种堕落主义,暴力主义,及时享乐主义,中国那套传统的远远不如欧美近现代文化有生命力,还能延续才怪了。
前段时间香港出了一个电影一路向西,有人说就是隐喻片,但是对西方文明的崇拜,替代成性自由了,而性混乱和自由,本身在传统眼里属于一种礼乐崩坏,另外还有后来的街头运动更是不容于传统。
只能说牛人总是未雨绸缪主动寻找机会而不是死板的等死罢了,而那些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因为无法放弃利益格局,假装视而不见或者能熬一会是一会呗。
【 在 up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礼崩乐坏,不过对穷人是好事,从此翻身了
: 但社会文化水平下降一大截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