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机井灌溉。
你知道,包产之前,
粮食产量,比1955年初级社(这个比包产到户还优势)高80%就行了。
包产之后,即使化肥用量增加了13%,产量也只增加了10%。
包产作用有限。
之前有人就说过,中国农村是劳力过剩。
包产就是进一步发挥农民积极性,加大田间投入。
效果自然有限。
解放前,贫雇农产量高,交了租子,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积极性比包产到户还高,粮食产量又怎么样?
大头还是水利,化肥和种子。
化肥,又看石油。
归根到底,粮食产量提高,来自工业化。
包产到户提升了那么5-10%。
【 在 dingo2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机械化。
: 我们那里初级机械化要到九十年代以后和大型机械化2010后了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1.198.229.*]
: ...................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