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虽然四一二可以从道德上批判,但是我看历史觉得412必然发生
玄武门后来就赦免taizidang了,魏征就是例子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放在过去中国历史上很正常,英明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也是残酷的很,而且古代很多所谓文人,对玄武门之变也是避讳甚至故意站在李世民立场上说话,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对这种行为一种鼓励,当然这些文人前提是只要你是个好皇帝,甚至可以演变成:只要你是文人眼里的好皇帝。
: 残杀政治上的对手,无论如何不是现代文明社会该有的
--
FROM 219.236.112.95
总体来说,唐太宗比老蒋厚道多了
目前可以查到的,玄武门之变一共杀了有姓名 有出处的人10多个
比什么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强多了
魏征作为taizidang,还当了大官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杀的没有反抗之力然而才赦免,老蒋怎么也比这个先进,但凡太子那个派系有一点点威胁,你看看会不会赦免,把自己代入到当时太子那个派系思考一下。
: 中国的政治斗争大概率你死我活,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大环境。
: 基本有一方不选择残酷斗争规则,会被对手玩死,如果两方都选择不残酷斗争,那么就会有第三方势力渔翁得利,这就是当时大环境的特殊性造成的,所谓客观现实。
: ...................
--
FROM 219.236.112.95
也不是
魏征作为这么有名的taizidang都没杀,杀小兵的概率就更小了
上面也说了,唐太宗还专门让魏征宣旨,赦免taizidang
总体来说就很仁义了,比起后来朱棣 乃至于本帖说的老蒋,厚道多了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光侄子就杀了10个,只能说其它人不配有姓名。
: 而且历史上投靠新主又因为各种原因反水情况多了去了,这是为啥一方不信任对方投靠过来的人的根源,为啥李世民就能运气爆棚?事事顺心?总是低成本很低,出现几个案例可以作为美谈,但是如果毫无例外就让人觉得违背历史惯性了。
--
FROM 219.236.112.95
说明李世民还是得人心的
我也说了,很多taizidang也为李世民效力了,首恶已经都杀了,底下人是无所谓
朱棣就是太残暴了,典型就是方孝孺这样的,乾隆都看不下去了,认为朱棣太残暴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是从逻辑上来说不正常。
: 历史上基本上对于皇位之争,都是赶尽杀绝的,程度不同罢了,又不仅仅是朱棣一人,没看到有多少皇帝遵循李世民的规律,反而是大多遵循朱棣规律。
: 因为皇位之争利益太大太敏感,宽容对方重要人物让人对方重要人物纳头就拜,从此忠心不二,那是文人的想象和戏曲里的段子,现实中不能说没有,但是更多的是心中不服。
: ...................
--
FROM 219.236.112.95
确实国共之争,和争太子皇位不一样
无论谁上位,都是李家人 朱家人,和老百姓是关系不大
但国共之争不是了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得人心指的是普通人,再说了,古代皇帝再好,也改变不了少数人残酷压制大多数人的本质,给当时穷人分土地了么?当时的人除了少数得了实际恩惠,对大多数人来说有啥特别感动的?
: tg和炮党之争,除了半路起义重新站队的,炮党重要将领最多也就是特赦普通人或者闲职,有几个纳头就拜,然后忠心跟着tg的?这才是客观现实,了解一下功德林那些人的具体想法不就明白了?你觉得以他们那些人的脑子,就凭既往不咎所谓感动就能解决的?
: 古代皇位之争,利益上可比现代社会重多了。
: ...................
--
FROM 219.236.112.95
对,李世民把建成 元吉都杀了,嫡子就他一个了
而且他确实开唐功劳大,杜甫作为一个封建知识分子,都说 太宗社稷一朝正,说明唐朝人已经认为是太宗开国了
【 在 hbhk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主要是把老大杀了以后,是天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对方没有办法推举一个新的话事
: 人,只好鸟兽散了。
: 朱不一样,动机是清君侧,皇帝杀了,按法理来说是朱允炆的儿子或是兄弟,轮不到朱
: ...................
--
FROM 219.236.1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