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长征为啥选择陕北作为落脚点?
历史是由许多偶然构成的,当时选择国军人少防守薄弱的地方流窜,侦查连长梁兴初从哈达铺邮局缴获了报纸,教员才知道陕北刘志丹有红军和小块根据地,这才定下了去陕北。。
去了后才通过俘虏高福源和张汉卿打上了交道,当时过黄河东征也是困难重重,陕北养不了那么多人,本来要新打算,没想到汉卿将校长扣了,生存彻底改观,总算有了修养生息的机会。
【 在 yanzhi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茅重新掌权之后打回去应该完全可以?为啥选择不毛的苦寒之地?
--
修改:myfyb FROM 1.80.243.56
FROM 1.80.243.56
我觉得张老四的眼光还是很有独到之处的,不能说就完全不对。陕北毛和中央红军能撑下来,跟张杨事变关系巨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没人能提前预测。
如果没西安事变,张老师要是真带8万红四到陕北,大概率情况更糟糕。第一威胁毛和中央红军,很容易内斗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二陕北根本养不了这么多人,很难发展壮大和生存下去,要不然也不会搞啥西路军。要知道就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2-4万的红军陕北都养不动,后勤主要是靠贺龙的晋绥军区支持。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张老四不这么想,徐向前陈昌浩也是。都贪图蜀中的富庶不愿意到苦憋的西北去。
--
修改:kingwang99 FROM 123.121.211.*
FROM 123.121.211.*
张老四如果带部队去西北,山西早就拿下了。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张老四的眼光还是很有独到之处的,不能说就完全不对。陕北毛和中央红军能撑下来,跟张杨事变关系巨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没人能提前预测。
: 如果没西安事变,张老师要是真带8万红四到陕北,大概率情况更糟糕。第一威胁毛和中央红军,很容易内斗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二陕北根本养不了这么多人,很难发展壮大和生存下去,要不然也不会搞啥西路军。要知道就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2-4万的红军陕北都养不动,后勤主要是
: 亢亓慕缇С帧
: ...................
--
FROM 223.86.188.*
陕北当然养不起10万红军,但如果35年就真的有10万,那36年2月,东征山西就不会是历史上那样捞一票之后退回来了。留3万守陕北,其他部队无后顾之忧经略山西,36年山西就赤化了。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张老四的眼光还是很有独到之处的,不能说就完全不对。陕北毛和中央红军能撑下来,跟张杨事变关系巨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没人能提前预测。
: 如果没西安事变,张老师要是真带8万红四到陕北,大概率情况更糟糕。第一威胁毛和中央红军,很容易内斗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二陕北根本养不了这么多人,很难发展壮大和生存下去,要不然也不会搞啥西路军。要知道就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2-4万的红军陕北都养不动,后勤主要是
: ...................
--
FROM 120.229.36.*
难怪少帅功劳那么大
【 在 ko07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西安事变了,不然还得接着跑
: “所谓新的长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东,先打回陕北,然后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然后南下河南和陕南,之后再打回陕北;第二条是向南,先打到甘南和陕南,然后进入河南、山西,最后再回到陕北和甘北。
: 这两个计划无论成功率如何,都势必是要经过一番惨烈的牺牲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学良劝红军不要如此,让他们再坚持一两个月,等待局势的变化。
: ...................
--
FROM 114.245.146.*
1212?
【 在 weixiao135 (微风老舅) 的大作中提到: 】
: 捉蒋是夏天不是冬天吧?
: 【 在 W760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后来张学良抓了蒋公,联合抗日了,红军变成八路军,接受改编,每年政府几万大洋的军饷,终于招安了
: --
--
FROM 115.60.198.*
这么说张学良有大恩于我朝
【 在 ko0706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西安事变了,不然还得接着跑
: “所谓新的长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东,先打回陕北,然后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然后南下河南和陕南,之后再打回陕北;第二条是向南,先打到甘南和陕南,然后进入河南、山西,最后再回到陕北和甘北。
: 这两个计划无论成功率如何,都势必是要经过一番惨烈的牺牲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学良劝红军不要如此,让他们再坚持一两个月,等待局势的变化。
: ...................
--
FROM 123.112.198.*
大方向是为了最坏的时候逃亡苏联,打着打着发现不用逃亡苏联了
【 在 yanzhi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茅重新掌权之后打回去应该完全可以?为啥选择不毛的苦寒之地?
--
FROM 27.115.68.*
张学良是背锅的
没有西安事变,两党也会合作
在西安事变之前,陈立夫和潘汉年已经接触开始谈判
促使国共合作的直接原因是日本迫在眉睫的威胁。七七事变之后谈判加速,八一三后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 在 jessieyu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后来西安事变啊,蒋公口头答应不再剿共,共同抗日,虽然不肯签字但实际执行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合作之后,我党已经在敌后发展出来百万,,,,所以蒋说“汉卿误我”,丢给张学良明史,要求张学习。对于蒋来说,攘外必先安内这政策还真没错。
:
:
--
FROM 111.197.251.*
没有张学良这个败家子,陕北都没法站稳。
【 在 yanzhi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茅重新掌权之后打回去应该完全可以?为啥选择不毛的苦寒之地?
--
FROM 218.7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