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了曾志的回忆录,当时地主也挺惨啊
要耕者有其田。
就得分田。
至于赎买,你出钱?
本来没几个钱,还给老蒋带到台湾不少。
至于地主惨。
可以看彭总自述。
地方党委绑了不少地主肉票要钱,
彭总看这些地主衣着褴褛,不相信他们有钱。
地方干部当然知根知底,果然搞来了好多钱。
【 在 xcw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地主也是勤劳发家的吧
: 结果一并算做打击对象
--
FROM 122.9.80.*
你想想,本来每年有多少穷人倒霉,就不纠结这个了。
想想为了革命成功牺牲的千万烈士,就不纠结这个了。
当年革命党搞暗杀,杀好官不杀贪官。
那不是更郁闷。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大仁和小仁,这是教员说的。
如果当时国家很有钱,未必不可以走赎买。
前些年不还回购一批煤矿么(且不说这些煤矿当年怎么私有化的)
不过如果国家富足强大,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投身革命,革命多半也不容易成功。
【 在 xcw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政策肯定没问题,跟革命进程比,啥也不是
: 我的意思,不管什么政策,肯定会有倒霉蛋被波及
--
FROM 122.9.80.*
大时代变迁,总有人倒霉。
区别是往好的变迁,那绝大多数人走向幸福,少部分人倒霉。
往坏里变迁,绝大部分人倒霉,少数人幸福。
【 在 wush132 的大作中提到: 】
: 革命必然过火,大时代的变迁落到一个普通人身上那总是很惨的。
--
FROM 122.9.80.*
如果变迁中有80%人幸福,20%倒霉。
那有80%的文章记载幸福,20%文章记载苦难。自然是有道理的。
如果99%文章记载苦难,还添油加醋。
但凡有1%的文章写幸福,也要加一堆苦难,或者一群人冲上去咬。
就属于舆论战了。
好比前一阵子两部作品《二舅》和《尘烟》
大背景都一样,就是苦难。
区别是《二舅》里面有一点积极的东西,乐观去面对战胜苦难。就被狂咬。
而《尘烟》全负面,还污蔑农村人不互助。就被狂捧。
可见一斑。
其实看看曾志的回忆录,何尝没有当年阴暗的东西呢。
也没人说啥啊。
我还反复推荐这本书呢。
【 在 wush132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同意,在历史版从大历史视角土改绝对是进步的,伟大的,大部分人获益,解决了中国几千年的顽疾。
: 不过我觉得我们也要允许记者或者文学作品从个体和小人物的悲欢命运去刻画这段历史吧
--
FROM 122.9.80.*
没人是上帝,明察秋毫。
肯定要过头,就看过多少。
为救100人杀1人是值得的。
为救1人杀100人就扯淡了。
【 在 fanjiyo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
: 控制不要过火是关键
: 搞过头,就走向了本意的反面
: ...................
--
FROM 122.9.80.*
那时候哪想那么多私事,自己的命都不要了。
至于结婚生子。
曾志信仰妇女解放的。
【 在 xcw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曾志生来就是为革命的人
: 生一个孩子扔一个,看得我这个难过
: 她就不该结婚生子,太随意了,她应该想办法(送回自己母亲那)好好照顾夏家,蔡家后人
: ...................
--
FROM 122.9.80.*
死里整谈不上。
你可以看看《丁盛回忆录》
打成特务的,也没什么后果,照样担任职务。
其实就是人人过关的一种形式。
但是,曾志第一手资料描写了整风的情况。
所以我一直推荐曾志回忆录,革命的清明上河图。
【 在 Insua 的大作中提到: 】
: 曾志回忆录里最阴暗的就是延安整风了
: 那真是把人往死里整
--
FROM 122.9.80.*
现在纪录幸福的当然不是8:2.
《二舅》试图做到1:9,结果还不被接受。
公知水军们要的就是0:10.
显然不好。
既然《二舅》夹杂一点幸福都不被接受,
《尘烟》应该直接封掉不让上映。
【 在 rioz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记载幸福的电影比记载苦难的可不是8:2
: 如果把《尘烟》也封了,那不就是10:0了吗?
: 你说说这是好还是不好?
: ...................
--
FROM 122.9.80.*
土匪是不劳而获。
耕者有其田不是。
这两个有本质区别。
如果你想更程序正义一点,
每年50%房地产税同样效果。
地主可没那么多现钱。
日本继承土地的,交遗产税有时就面临这种困境。
地主立刻就能把土地交出来。
房地产税总是世界通行合法手段吧。
【 在 huangwen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例子不好,感觉很土匪。
--
FROM 122.9.80.*
是不是有点像《武训传》?
要大范围改变这种处境,当然不能靠二舅这些法子。
就像旧中国翻身要靠革命,不能靠武训。
但是总是有点正能量的东西,有点面对苦难的方法,一丁点希望,一丁点光。
也没有丑化村民。
总比《尘烟》强多了。
于是,有人就受不了了,全网讨伐。
对比《尘烟》全网吹捧。
明明讲的一个大背景,无非是多了一丝丝温暖的色彩。
司马昭之心啊。
【 在 Rayn 的大作中提到: 】
: 二舅的外甥女婿并没有指明造成二舅苦难背后的社会性问题,也没指明其外甥女婿精神内耗究竟来源何处(教培机构被整改?)、是否真的可能看了二舅人生经历就能治愈精神内耗。不过是鸡汤来喽,普通人也想靠着这碗毒鸡汤治愈精神内耗,根本不可能。
: 相比之下一些细节都是小问题了,虽然通篇说二舅、但二舅本人始终处于某种被遮蔽的状态也是小问题了。外甥女婿倒是可以独家吃二舅的红利,治愈他的精神内耗。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