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共内战的关键是一开始做出运动战的决策
组织起来了就是人民战争,组织起来之前就是乌合之众,那500万人在被组织起来之前,甚至远不如现在的500万国人,而现在的国人依然是乌合之众,看看没组织起来国人的普遍表现不就知道了?
所以关键不就是组织本身么?
【 在 redgladi 的大作中提到: 】
: 淮海战役,那500万支前民工,是乌合之众?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我都说这么清楚了,还想不明白这些人被组织起来之前大概什么样的,说实话,智商都不高,500万人啊,要是真不需要组织本身就有那个表现,早就一方大势力了,而现实中的当时民众平时却是鱼肉的对象,现在没人有能力组织了,还是到处都是内卷互相伤害的乌合之众啊。
【 在 NkChief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她眼里,应该是的吧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看清楚讨论的是什么:有人说英雄史观不应该,我说的很清楚,没有英雄组织民众,民众就是乌合之众,讨论了半天,你如果不认同到底举出什么合理例子了?你也说了,关键是发动人民啊,发动人民不就是组织民众么?现在的民众,有几个有能力组织成当年那样的?正是因为有能力组织好民众的极度稀缺,反而民众到处都是,所以才说能组织的是英雄啊,就事论事就是要讨论深入细致,而不是搞一些皮毛高谈阔论,有啥意义?
教员确实说了很多鼓励的话,然而建国后他是伟大领袖,除了少数脱颖而出的,大部分人民还是普通民众,战争年代军人的待遇也比支前民工高多了,主动性和被动性区别大家都心知肚明,个体起的作用大小大家也是心知肚明,教员的话只是给了民众上升的机会而已,但是最终还是要看真实起了多大作用,这些是不是才是最真实的?
我说的:
组织起来了就是人民战争,组织起来之前就是乌合之众,所以没有英雄组织民众,民众就是乌合之众,请问到底客观不客观?
【 在 redgladi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再跟你聊的主题,是从你主贴引申出来的人民战争,扯东扯西的,没法聊啊
: 中共赢得抗日、解放战争,最核心的战略,是发动人民!
: 所以教员同志才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当然没法回答了,所以别玩套路就事论事就行了,我现在就在就事论事,目前我的这种说法逻辑破绽恰恰最小,其它都是破绽百出,这还不够?
【 在 Alpenlieb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么问,别人没法答
: 没必要
:
: ...................
--
FROM 120.244.232.*
搞笑呢,既然不能公开讨论来这个版干嘛?拿这个话来搪塞自己辩论不下去的理由?你还不如一开始就这么说呢,没法回应了这么说,我只能认为你是阿q心态而已。
另外,国内不能说,国外可以自由讨论吧,国外那些内容又不是看不到,你自以为不能说的话,在我心里早就演示无数遍了,结论还是这个,所谓自由辩论高度也就那么回事,因为国人或者华人圈普遍认知能力就那样而已,不过在国外,估计我大概率最终会让别人把我封了哦,所以说到底底牌就那样,你不能说我也不能说,可惜你心里想那些东西的我也知道啊,你只是想象不到我在想什么而已,再说了,别说国外了,在国内,十年前我是被封的对象,我还存了好多十几年前所谓自由辩论被人围攻的内容呢,无非就是东风西风而已,我本来就不依赖这个,所以到底谁逗谁啊?
【 在 Alpenliebe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说这种问题能放到公开论坛讨论吗,你拿出来讨论,你就已经把自己放在光辉正确的一方,说啥都是你有理
: 然后你觉得别人不能说啥,拿不出啥,而沾沾自喜。
: 版上都逗你玩呢,你愿意做一辈子这样的人也可以。
: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别诈了,都不是新人,我说的很清楚了,你想的我很清楚,我想的你想不明白而已,所以你自以为心里那套想法,我一样闭着眼都能猜的大差不差,一个人认知多高,有多大水平,即便很多事不说看谈吐体现的深度或者说思维方法就能看明白,不需要全部说出来。
比如我不但能看到tg的客观优势,同样也能看到炮党在内战早期的客观优势,而且认识到很多人鼓吹的某些因素作用过于夸大,你能抛弃自身利益角度,从中立客观的角度两者兼顾么?或者说你能抛弃情绪上的好恶,看到你不喜欢一方的客观有点并阐述,看到你站队一方的客观局限性么?至于什么判断基于当前具体情况,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说话说到什么程度,那都是基本操作罢了,所以即便很多不能说,考虑清楚了照样可以按某种方式讨论而不是抱怨不能说。
另外我还有一个判断:就是很多话题讨论透彻了,最终不是对错问题还是不同群体的利益的碰撞,而各个群体利益的碰撞才是敏感而实质性的东西,所以看到你沉迷于企图拿对错作为最终衡量别人标准时候,很明显就出现了基于利益站队导致的认知偏差。。
如果这都突破不了,说实话,从认知高度该居高临下的是我好吧。
所以什么忠言逆耳,在我眼里也是搞笑,我过去的经验是,多深入谈论一些,就发现真是高估了,就好像之前俄乌之战,我的判断十分精确,我判断最终毛子得用核武器来维护自己战争果实,恰恰证明了我的思路是正确的,而看到板上支持俄和支持乌判断战争都是从好恶出发居多,判断走向能力基本都是一塌糊涂,就普遍水平这还对我说忠言逆耳。。。。。。
【 在 Alpenliebe 的大作中提到: 】
: 忠言逆耳
: 听不听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这种反应,也确实让人觉得多说无益。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无语,到现在还没想明白?军队本身的机动性和战略两码事,如果没有运动战这个战略就不会有意的去高效利用机动性,比如老蒋要求防守或者大兵团滚动作战,那么军队为啥要频繁利用机动性?
就好像你有一辆摩托车,摩媛们用摩托车作秀拍照,需要摩托车的机动性?长跑运动员则会尽可能利用人腿的机动性。
抗战时期,炮党基本都是正面防御硬抗式作战就能看出他们战略上的死板风格,这种对机动性需求和利用程度高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非得我解释这么详细?
【 在 buaaj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是没回答这个问题。军队的机动性是任何将领都异常关注的,知道为何二战开始德军为啥牛吧,为啥M777一个自己都不能跑的榴弹炮为啥这么世界关注,为啥F35B牺牲那么大代价也要搞垂直起降,根本就是机动性牛逼。炮党将领再糊涂也知道这个。奈何炮党部队做不到啊。为什么做不到?你该多研究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理论上有啥用?就像敌后游击战炮党真打不了?为啥他就不干呢?区别就在于决策和战略!
你们犯的典型错误就是,总把能够百分百利用自己的所有能力当做默认前提,事实上别说炮党,就连tg一样做不到。
至于军队战斗力,典型反例的就是太平天国和湘军,湘军靠抢劫杀人提高战斗力,太平天国很多人和满清有深仇大恨吧,事实上湘军的单兵战斗力不如太平军?事实上有些军队通过故意纵容人性中的恶来提高战斗力,比如日本,当年的湘军。
至于经济,发达地区再一塌糊涂也秒杀偏远地区,就像有人说上海当初每天饿死人,那么当时天天死人的上海还不是秒杀其它地方的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城市在某些情况下局部缺粮食正常,巨大贫富差距,赤贫人口在局部缺粮情况下饿死,不代表普通上海人也饿肚子,而且如果稍微动一动脑子就知道,现代打仗又不是只靠粮食,城市局部缺粮不代表就不能保障军队粮食供应。
如果还想不明白,就想想印度就知道了,印度大城市的贫民窟的生存惨状,我相信现在都是饿死人的情况,影响孟买等大城市相对于其它地方的碾压状态领先优势么?
【 在 Rayn 的大作中提到: 】
: 内战还是解放。
: 果党机械化部队理论上更能运动。
: 农村包围城市,就需要思考果党如何一步步丢掉广大农村的,城市可长不出米面粮油,能吃美国大米面粉的是极少数,果党经济是一塌糊涂。
: ...................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因为有些人说法有问题或者对很多事缺乏清晰概念认知
我的这个帖子里说的很清楚:
看国共内战,早期炮党无论是总兵力还是精锐战斗力都是占优势的,比如tg为了消灭74师,动用了27万人,12万人打援军,用了整整15万人去歼灭整编74师,而且一开始tg在很少正面对刚炮党军队的前提下,依然有很多挫折,比如四平之战,包括挺进大别山大量损失,很少宣传罢了。
然而到了中后期就慢慢逆转过来,所以有个说法我是认同的,就是tg的整体实力和个体战斗力是伴随着时间慢慢增长的,原因应该是持续的胜利和前景激励了军队提高自己的动力,加上相对公平的赏罚制度,就像当年阿里巴巴腾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的整体经营能力必然也飞速增长去应对更复杂的情况。
如果以国共内战为中点,那么按时间倒推的话,抗战时期tg的实力和战斗力和内战开始更加不如,这就是为啥打鬼子不像内战那样的战果。
结论就是:tg战斗力提高需要资源和时间,但是抗战时期tg本来发展时间比较短,而且生存资源被挤压的很小,甚至只能求生存了。
【 在 homeview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直以来有个疑问,这么厉害的队伍,当年为啥不去打鬼子反抗侵略呢?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
写太多被删了,简单说两条:
1.每个朝代其实经济危机都频繁发作,而不仅仅限于末年
2.清末经济状况至少不比民国经济差。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本身这个结论总结归纳逻辑就是错的,远比本身这个结论的错误更严重。
【 在 maoyo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还是觉得明、清、民国皆亡于经济崩溃。
--
修改:nirvanals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