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近代的沦落真是把民族文化自信丢光了
科举制度本身没有问题,重要的是内容。
本质是科举的核心没有重视科学和技术,
重视自己的文化远远超过科技,是近代衰落的主要原因。
未来,也是如此。
一旦不重视科学和技术,不重视外面的形势,落后和挨打是必然的。
说科举制没问题,也不是赞成古代的科举,科举制正确的本质是从老百姓中遴选人才,依赖老百姓。
文化上,依赖权贵的封建专制,还是依赖民众的创造力,是国家能否兴盛的关键。
还是毛主席看得最清楚: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不要迷信中国古老的文化制度,不适应时代的制度和文化都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抱着老祖宗的法不变化,只有死路一条。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叹息啊。
: 乃至于,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大量的被洋奴份子的PUA话术严重洗脑。
: 比如那些喷科举的,知不知道传教士介绍到欧洲的科举制是欧洲推翻贵族制和民权运动的精神源泉之一?知不知道英国官僚选拔直到19世纪还是贵族精英把持,然后才仿效中国开始考试选拔,给了中产阶级进入上层的渠道?欧洲的大学过去都是教贵族神学、法律这些统治术的,都是贵族垄断,直到近代才仿效中国开展考试选拔的。
: ...................
--
修改:geostar FROM 124.16.186.*
FROM 124.16.186.*
一分为二来看,
科举的两个特征:
1是形式,是遴选人才,是从百姓中来,古代并没有很好的群众文化和教育基础,基本是空中楼阁;
2是内容,至于用八股还是应试,都是内容,内容是否适应社会需求,才是核心和关键。
形式上,现在的文化和教育基础,基本要做到普及,这是正确道路的,建立人才遴选机制是正确的;
内容上,八股和应试都不是好的内容,怎么遴选人才是需要不断变革的,要适应社会需求,才是好的内容。
古代科举是空中楼阁式的政治正确,
现代科举,形式没问题,内容是关键,本质是要做好怎么有效选拔人才。
【 在 lsnirv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用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比较来获取自信,我觉得80年代那会有用的,但是将来用处越来越小,因为西方并不是一成不变,他们对于自己传统文化我不知道是否自信,但是显然如有用,他们是不吝啬于改变传统的。
: 所谓拿科举举例不就是应试教育么,然而应试教育确实不适合现代社会创新。
--
FROM 124.16.186.*
你这话就有问题,精英和平民是对立的吗?
官僚必须是精英,来自平民,还是富家子弟,都没有问题。
但是官僚必须代表最多数人民的利益才行。
做了资本代言人的官僚,才是不可取的。
【 在 wind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效仿谁不重要,官僚来自精英还是来自平民不重要,
: 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才是检验文化、传统、制度的唯一标准,
: 那么问题来了,大清朝的时候,到底中国和欧洲谁的人民生活水平更高呢?
: ...................
--
FROM 124.16.186.*
你说的弊端,大家都能看到。
高考改革是一直在进行的。只是很慢。
不唯分数论,是改的目标。
各种自主考试,大都还落于俗套,
但是也有做模型厉害的学生进入大学的例子。
【 在 lsnirv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说现代科举形式没问题的,科举早期从民众中选拔人才是个突破,然而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上千年了,靠一招鲜吃遍天下?还一直睡在这个功劳簿上?高考选拔的偏向于死记硬背的考试人才,而且这种死板考试心态束缚了整个国家的创新。
--
FROM 124.1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