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百团大战的代价确实很高
开始的目标是破袭战,打击日军的铁路公路交通,推掉炮楼碉堡
打破囚笼政策,也就是说不是大规模的作战
但是一旦展开,规模迅速扩大,就出现了攻坚战
杨成武消灭东团堡150个鬼子,几个团都被打残了,
看过一个介绍,说自此以后根据地的老百姓都有点害怕,因为这次伤亡太大了
然后关家瑙就更不用说了
自此以后,整个根据地确实没有类似的攻坚,大规模的作战
而是采取渗透的办法,逐渐鼓励日军的堡垒,像陈赓指挥的心原围城,围了900天
日军最后出逃
还有一点,37-39年,八路军多次袭击日军的辎重队伍,胜利很多
之后似乎没有这样的战例了,日军采取什么措施了?
--
FROM 123.123.44.*
围困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可能,对老百姓的影响太大了
牵制的日军有限
倒是后来提百团大战,都不止讲军事意义,更强调政治意义
坚定抗战到底的信心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始的目标是破袭战,打击日军的铁路公路交通,推掉炮楼碉堡
: 打破囚笼政策,也就是说不是大规模的作战
: 但是一旦展开,规模迅速扩大,就出现了攻坚战
: ...................
--
FROM 124.205.78.*
主席的考虑肯定是对的,这种情况下不适宜阵地战;自身还比较弱小,这么拼阵地战自身伤亡太大
这也是整风期间批评彭的一个因素
--
FROM 223.72.72.*
说起我军抗战,对今天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能脱口说出来的恐怕就是百团和平型关了。不说军事意义,百团大战的政治意义太重大了,当时全国抗日处于低潮时期,很多人觉得打不过日军,国军也在搞绥靖政策并一直诬陷我军游而不击。
百团大战一声炮响,原来共军也敢亮剑,原来共军这么落后的装备也能在和日军真刀真枪的战斗中打败和消灭日军,这打消了太多的质疑、消极和动摇情绪,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的声望,多少热血青年和知识分子因此积极投奔我军,也让很多国军将领和战士对蒋光头的领导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对我军心生向往,甚至在解放战争中起义倒戈,这个意义之重大,绝非那点损失可比的。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始的目标是破袭战,打击日军的铁路公路交通,推掉炮楼碉堡
: 打破囚笼政策,也就是说不是大规模的作战
: 但是一旦展开,规模迅速扩大,就出现了攻坚战
: ...................
--
FROM 124.64.8.*
搞了那个事之后,蒋就不再给延安运法币做军饷了。
而且,百团大战只打了一场,没有后续了。
说明还是虚名多一些,实际收益少。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起我军抗战,对今天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能脱口说出来的恐怕就是百团和平型
: 关了。不说军事意义,百团大战的政治意义太重大了,当时全国抗日处于低潮时期,很多
: 人觉得打不过日军,国军也在搞绥靖政策并一直诬陷我军游而不击。
: 百团大战一声炮响,原来共军也敢亮剑,原来共军这么落后的装备也能在和日军真刀真
: 枪的战斗中打败和消灭日军,这打消了太多的质疑、消极和动摇情绪,极大地提高了我军
: 的声望,多少热血青年和知识分子因此积极投奔我军,也让很多国军将领和战士对蒋光头
: 的领导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 晕揖纳蛲踔猎诮夥耪秸衅鹨宓垢,这个意义之重大,绝非那点损失可比的
: 。
: ...................
--
FROM 222.241.144.*
暴漏目标
根据地被扫荡清乡 确实损失很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着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局面。既要对付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又要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作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为约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人减少到5000万人以下。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极其困难,有些地方抗日军民几乎没有衣服穿,没有菜和油吃,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子盖,甚至吃粮也很困难。为渡过难关,党适时调整了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带领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进行了英勇斗争。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始的目标是破袭战,打击日军的铁路公路交通,推掉炮楼碉堡
: 打破囚笼政策,也就是说不是大规模的作战
: 但是一旦展开,规模迅速扩大,就出现了攻坚战
: ...................
--
FROM 120.244.200.*
政治上,百团后,蒋发动了皖南事变
反共高潮
日军发动了中条山战役横扫华北国军
然后岗村替换多田,华北三年极度困难
珍珠港在不到一年后发生
说蒋想投降没道理
蒋就盯着美国参战
战略上没啥问题
五个攻击军当时都在
百团大战政治影响力,成本收益没有那么大
当然现在看不一样了
【 在 Q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暴漏目标
: 根据地被扫荡清乡 确实损失很大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着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局面。既要对付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又要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作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为约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人减少到5000万人以下。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极其困难,有些地方抗日军民几乎没有衣服穿,没有菜和油吃,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子盖,甚至吃粮也很困难。为渡过难关,党适时调整了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带领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进行了英勇斗争。
--
FROM 123.123.44.*
抗战一直坚持到日军偷袭珍珠港。算是基本上岸了。之前惨烈到何种情况。我们这几代人只有看书了。大家说呢?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始的目标是破袭战,打击日军的铁路公路交通,推掉炮楼碉堡
: 打破囚笼政策,也就是说不是大规模的作战
: 但是一旦展开,规模迅速扩大,就出现了攻坚战
: ...................
--
FROM 1.196.170.*
一个是敌人的攻击,一个是之前扩张的太猛了,百团大战的很多部队都是从民兵升上来的,正常情况没问题,敌人加强扫荡力量后,民兵力量不足的问题就暴露了,所以后来很多正规部队转入民兵序列。
【 在 shunde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政治上,百团后,蒋发动了皖南事变
: 反共高潮
: 日军发动了中条山战役横扫华北国军
: ...................
--
FROM 183.221.137.*
百团该打
关家脑不该打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起我军抗战,对今天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能脱口说出来的恐怕就是百团和平型关了。不说军事意义,百团大战的政治意义太重大了,当时全国抗日处于低潮时期,很多人觉得打不过日军,国军也在搞绥靖政策并一直诬陷我军游而不击。
: 百团大战一声炮响,原来共军也敢亮剑,原来共军这么落后的装备也能在和日军真刀真枪的战斗中打败和消灭日军,这打消了太多的质疑、消极和动摇情绪,极大地提高了我军的声望,多少热血青年和知识分子因此积极投奔我军,也让很多国军将领和战士对蒋光头的领导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 晕揖纳蛲踔猎诮夥耪秸衅鹨宓垢,这个意义之重大,绝非那点损失可比的。
: ...................
--
FROM 183.1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