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按中国正统史观和贵族制,中东诸小国,那几万个贵族怎么称呼为
在中国的正统史书里,“王”是一个非常高的称谓,春秋时代以前,夏商周,中国只能有一个王。
战国时代,中国大致有七个雄主称王。一般只有太子,世子,或母族高贵的爱子可称为“王子”
始皇帝建制后,诸子不冠以“王”的封号,更是没有王子。
刘邦建立汉帝国,大封刘氏为王,史书里“王子”的说法开始多起来了,在介绍某人出身时会说“xx王第x子”。
皇帝正式册封的功臣王,比如楚王韩信,淮南王等人的儿子,也几乎没有以“王子”称谓。
唐朝封的功臣郡王,也是如此。
明清以后,异性异族功臣封王几乎没有。
所以,综合来说,“王子”在中国的这一说法,应该用来形容那些父亲是正儿八经的具备强大影响力,行政权力和地位的国王的嫡长子,或世子为宜。
至于中东,那些乱七八糟的贵族,称其为“王子”是一种没有历史修养,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
媚外的外交口,宣传口体制内官僚,或者混吃混喝的无良文人这么说说也就算了。
我们有文化,有尊严,有格局,有思想的狄青,一律称其为中东贵族,如沙特贵族,阿联酋贵族,卡特尔贵族就可以了。
(欧洲那些princess,另外讨论。)
--
FROM 121.224.124.*
酋长国谁翻译的?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中国的正统史书里,“王”是一个非常高的称谓,春秋时代以前,夏商周,中国只能有一个王。
: 战国时代,中国大致有七个雄主称王。一般只有太子,世子,或母族高贵的爱子可称为“王子”
: 始皇帝建制后,诸子不冠以“王”的封号,更是没有王子。
: ...................
--
FROM 125.120.215.*
世子。平西王世子
--
FROM 117.143.102.*
中东的沙特、巴林、约旦的君主是国王
阿曼是苏丹
科威特、卡塔尔是埃米尔
阿联酋是担任总统的酋长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中国的正统史书里,“王”是一个非常高的称谓,春秋时代以前,夏商周,中国只能有一个王。
:
: 战国时代,中国大致有七个雄主称王。一般只有太子,世子,或母族高贵的爱子可称为“王子”
: ...................
--
FROM 111.197.253.*
这个国家出现的晚。
按说大不列颠联合酋长国这叫法也是没错的。现在美国也有人叫他美联酋
【 在 beaucoup 的大作中提到: 】
: 酋长国谁翻译的?
:
--
FROM 114.249.56.*
还贵族,叫他们村长都抬举了。
就那乌泱乌泱的一堆“王子”“公主”,在中国正统史观里,也就算是个村长,很多连村长都算不上,勉强算个地主。
那些个号称嫁给王子的媚外女,顶多就找了个野鸡村村长家的二流子儿子而已。稍有点地位、正经村的村长的基本没有。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中国的正统史书里,“王”是一个非常高的称谓,春秋时代以前,夏商周,中国只能有一个王。
:
: 战国时代,中国大致有七个雄主称王。一般只有太子,世子,或母族高贵的爱子可称为“王子”
: ...................
--
修改:waterymmm FROM 162.105.91.*
FROM 162.105.91.*
【 在 waterymm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贵族,叫他们村长都抬举了。
: 就那乌泱乌泱的一堆“王子”“公主”,在中国正统史观里,也就算是个村长,很多连村长都算不上,勉强算个地主。
: 那些个号称嫁给王子的媚外女,顶多就找了个野鸡村村长家的二流子儿子而已。稍有点地位、正经村的村长的基本没有。
: ...................
是的。很多夹板精英名媛,为了虚荣,以为能得到“王妃”的头衔。
结果就是嫁了个村长儿子。
但影响这些人作出这么愚蠢决策的的,就是媚外外交口,大忽悠宣传口,无良文化圈胡乱翻译的,“xx王子”
错误的文化观念,毒害了眼高于顶的不学无术的无知少女。
我辈狄青,涤荡胡尘,以正视听。一概统称那些中东野鸡王子为村长儿子。
救国救民,救无知女人。功德无量
--
FROM 180.107.65.*
那怎么翻译国外王子好呢?
员外?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的。很多夹板精英名媛,为了虚荣,以为能得到“王妃”的头衔。
: 结果就是嫁了个村长儿子。
: ...................
--
FROM 122.192.15.*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怎么翻译国外王子好呢?
: 员外?
以英国来说,该国在位女王或国王正式册封的,可以以封号称呼。
--
FROM 180.107.65.*
我说的是村长儿子那些王子
【 在 druidps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英国来说,该国在位女王或国王正式册封的,可以以封号称呼。
--
FROM 122.1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