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张学良的东北军规模并不大
关外的也不一定想要守土有责。东北军五虎上将郭松龄姜登选李景林韩麟春张宗昌,就有三个是关内出生的。估计那时很多士兵都是在关内出生,是第一代到东北的移民,并不一定要长居东北,哪能吃饭就去哪,对东北守土意识不强,不像今天至少四代五代了。像张宗昌就是一心想做山东王。
这样的队伍人心不齐很难带,加上张学良能力不足,控制力不强,就越搞越差。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平津的那部分和关外的早就离心了。关内的吃香喝辣让关外的应付毛子和日本,除非张大废物能够在九一八后坐镇沈阳,否则指望关外的那些人效死力可能么?
--
FROM 222.131.59.*
张学良打过,叫中东路事件,
【 在 Goleo8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作霖好像和苏联打过几次,被打的溃不成军.
: 东北军战斗力很差.
: 前几次直奉战争奉系都没沾到便宜.后面直系勾心斗角奉系才有机会.
: ...................
--
FROM 222.131.59.*
张作霖还搞了一艘水上飞机母舰镇海号,又从法国买了几十驾水上飞机,先是和北洋的海圻
号与闽系海军作战,然后轰炸了上海的江南造船厂。
水上飞机理论上因为要水面降落所以牺牲一些机动性能,但是威力也不可忽视,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曾经
大量把水上飞机当作战斗机和美国的先进飞机对抗。张作霖还搞了第一个坦克大队。
【 在 jessieyu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失去根据地后,损失了没有补充,开始肯定是规模最大的,东北军都能造飞机,
:
--
修改:conduct 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
张学良这些飞机应该不够先进,当时中美英苏都对日本的零式比较头疼。
抗战爆发时国军大量使用飞机和日本飞机对抗,主要是苏联飞机,但是战绩不佳。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后这些飞机原封不动的被日本接收了,张大少就是这么挥霍东北民众的钱财的。
--
FROM 223.104.40.*
这个倒以前不了解。不过中东路事件一开始东北军是获胜的,苏联出动了轰炸机轰炸
一下子就把东北军炸垮了,如果东北军飞机性能好的话,苏联的轰炸机会被击退。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有一个师的鬼子就用这些飞机去轰炸马占山,张大少不是wbd就没有wbd了。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