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主席千古!
这个算是这个讨论里比较有深度一点的讨论了。
这就涉及到为什么中国当时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了。虽然我个人认为与欧日韩等国家相比,显然我们的道路是错误的。但当时华约国家大都是走这条路,这是有历史背景的。是牺牲民生追求工业指标,还是以民生为主。这很大程度是华约国家没有理解内循环和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所以没有选择促进民生和工业指标相互促进的模式(这也是我们现在走的路)。
你在问“至于追求生活,是追求现在的生活,还是将来的生活。”我个人认为同样是没有理解这一点。这两个是不矛盾的,甚至可以相互促进。生活水平高了,有钱消费了,工厂也有钱了,国家可以收更多的税了,就可以加大科技、军事的投入。我们现在生活水平在进步,但发展也没有拉下。这才是良性循环。
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们现在的钢产量远超美欧日,人均都比他们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比他们高吗?更别说1976年了。去单纯追求钢产量,甚至把老百姓的锅都砸了炼钢,我认为是蠢,绝对不是发展。
当然,你要认为欧美日的GDP高是靠吃屎增长的,也是你的自由。只是想说的是,老一辈80年代初去欧洲走一趟,都羡慕得不行,甚至觉得他们才是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
另外,“中国1978年的经济,大概等于1994年的印度经济。”我一直不知道你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钢,煤,电,粮食,水泥,这都是硬指标。
: GDP可以吃屎。钢电吃屎吃不出来。
: 放着不能造假的硬指标不用,拿吃屎GDP说事,这不是扯么。
: ...................
--
FROM 210.73.59.*
警惕经济殖民,防止别人卡脖子,当然很重要。但不支持“外向型经济必然卷入经济危机”。实际上,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卷入因为国际合作和导致的经济危机了。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我和相反。
: 如果反穿越。
: 58-76在中国和印度之间选一个,我选中国。
: ...................
--
FROM 210.73.59.*
你算的是经济规模固定,投资和消费怎么分配的问题,但更关注民生的情况下,消费和投资是相互促进的。这样可以促进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这是我们两个之间看问题的根本分歧。
欧洲和日韩都是采取这种做法。事实证明,他们的经济在76年前发展得比我们好。我们现在强调内循环,事实也证明老百姓的日子进步也比76年前快。
你举的例子“78年后,总设计师要砍进口工业设备,多进口粮食,就有人反对,认为影响了发展速度。”我虽然不了解,但实情是78年后,我们的发展速度比之前快。
你一直强调的是工业品的产量、产能,我一直强调的老百姓的日子。或许更关心哪个导致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也导致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吧。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1.
: 我前面就说你把经济规模,和生活水平,和人均生活水平搞混了。
: 投资+消费=经济规模。
: ...................
--
FROM 210.73.59.*
你的经济危机理论是早期马恩的观察。但实际上,在西方经济学受马恩影响,发生改良之后,这种经济危机已经几十年没有在欧美出现过了。
08年是金融危机,不是生产相对过剩导致的。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我都很明白。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
: 购买力不足,导致商品销售不出去。
: ...................
--
FROM 210.73.59.*
我和人家讨论的是实际问题,你对我的回复一共就两个
上一个是
“此人是个不学无术的人,
和他说这些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看看你的回复,除了扣帽子,还有啥?呵呵
【 在 haot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此人貌似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
: 其实是一窍不通,堆砌几个名词而已,
: 不懂装懂,还要死撑,呵呵。
: ...................
--
FROM 210.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