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豫东战役,许谭兵团到底是什么情况
我的观点是许司令无主观坑人的恶意,但能力眼力稍微不够(独立作战状态的兵团司令是合格的,配合打大仗状态的兵团司令能力不够)。人的心态又不好、想加点自己的思路打法、但打出来效果又不够好。
--
修改:zea FROM 117.143.103.*
FROM 117.143.103.*
许之前排兵有问题,排的太靠北,南线只有一个纵队在兖州附近。攻兖州和攻黄不能兼顾。
如果有再稍多点部队能调到南线,攻击兖州同时,有兵力和黄形成接战状态(具体策略正面接触,侧面迂回都行),以国军不擅长撤出的惯例,接战之后不可能迅速地顺利走了。西兵团和西柏坡大概按这个估计得,后续只要
接战状态拖住两三天,那边打完了。这边慢慢收拾兖州济宁汶上等点和黄的野战兵团。
实际南线只有七纵一个纵队(十三在泰安,九在章丘,渤纵刚打完章丘龙山战役,鲁纵好像还没成立)。撤围兖州再接战黄,需要时间。常公微操这次很准,接上火之前调走了。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26号黄到达滕县。
: 27号中央2封电报。
: 第一封要攻兖州。
: ...................
--
修改:zea FROM 180.164.0.*
FROM 117.143.103.*
5月底西柏坡电令许谭夏季作战的目标,第一步占泰安、泗水、大汶口、曲阜;第二步汶上、济宁、兖州、邹县、滕县、临城、韩庄逐个打下,顺序酌情。用四五个月。(也就是经常被引用的“做战略配合”电,前面的一大段)
济南不在这一阶段的计划目标内。之后也没有看到山东兵团有电报请示说我想打济南,不能高效配合其他方面了;或者路途遥远补给线长无法按此执行。济南作为主要战略目标,状态处于许和山东兵团其他部分高层内心想法的阶段。
把计划外的济南作为重心,把兵力摆的靠北,属于执行上级策略打了折扣,又没有提前沟通申明;问题已经有了。但此时问题的后果没有显现。
按此西柏坡计划,南线(兖州附近)加中线偏南(泰安以南,泗水、大汶口附近)要有至少两个纵队。若此,当敌情变化临机需要牵制黄时,兵力足够打兖州加缠住黄。
实际兵力配置不是这样,问题就暴漏了。南线和中线偏南没有足够的兵力;之后步步赶不上。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样理解就好了。
: 许和尚眼睛盯着济南。所以重心靠北。
: S眼睛盯着5军。
: ...................
--
修改:zea FROM 117.143.100.*
FROM 117.143.100.*
豫皖苏地区当时国军空域,大部北调鲁西南作战去了。
张国华的豫皖苏独立旅,加上北返的张才千独立旅。两个地方旅就如入无人之境,扫县城若干。
【 在 studyboyj1u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有追的没有拦的?
--
修改:zea FROM 180.165.52.*
FROM 180.165.52.*
7.3前后明确打兖州不是这个逻辑。
大体情况
6.28 到6.30 西柏坡多次电令山东兵团全军南下威胁徐州,如果来不及收拢全军则7纵单独立即南下威胁徐州。(攻兖州只在一种情况下:兖州已经攻破城关,可以快下)。
命令实际未被执行。
拖到7.3。
谭政委单独去电,以为山东兵团全军威胁徐州为上策。能尽量牵制敌军回援徐州为好。
7.4西柏坡回电意思是来不及了。那边一两天收工了,你们威胁徐州,豫东的敌军来不及回调。实在徐州危机,常公会从更远处调兵空运徐州。
现在不如收个兖州的实利。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友军7.3要包打黄百韬,1天之内干掉。
: 老耄7.4给许发电报,S有信心,你们打兖州。
: 接着老耄开始和S讨论干掉黄百韬以后要干嘛。
: ...................
--
修改:zea FROM 180.165.52.*
FROM 180.165.52.*
这是黄百韬走人之前5封往来电报。
6/26 (许) 三个方案:
1)攻韩仓吸引25,夹击济南.
2)集结泰安大汶口泗水待机。
3)集结曲阜邹县待机。
6/27 (央耄) 许谭7纵攻兖州,25师不到兖州附近,不要解围,采用2/3方案。
【 采用第一方案的话,仍然要:7纵继续攻兖州,25师不到兖州附近,不要解围。
中间插了一句说明目的:针对黄25的目的,避免常公在卞徐线紧急时回援卞徐线,加重粟部之压力。
最后结论如果(1)能打赢,就打。不然,用2或3。】
6/27 (央耄) 放弃邹县(兖州/腾县之间),许谭3个纵队集中,南下攻临韩。
【敌情变化,随后很快发出,实际是否掉了前文支持2/3的态度。
采取4,南下攻击临韩 枣 峄 台儿庄及其以南,威胁徐州。 (内容应该放全)
从南到北顺序 徐州、韩庄(运河线,台儿庄)、临城( 峄县 枣庄)、滕、邹、兖州(曲阜 泗水 -济宁)。
(PS:为何只批注邹?)】
6/28 (许) 集结泗水,曲阜(7/2拂晓前)。
敌慢则在邹县歼25,
敌快则在腾县绕后歼25 。
【这里,对前述西柏坡命令打了折扣。要求去打的地方,没去打。也没有回应。
对于黄25,西柏坡此时没有把歼黄25 放进任务目标。】
6/29 (S) 许谭仍攻兖州, 如6/26 2号方案,吸引25师北援,歼25师。
【还有第二条: 如兖短期难下,主力南下临韩 枣 峄 台儿庄。】
根本没人提前要许派7纵南下抓25.
都是打的集结兵力,引25师北进歼灭的主意。
6/30的电文都是马后炮。
【只有上帝视角知道是马后炮。局中人不知道。
最早电文 30号凌晨(陷寅),主观上并不知道此时黄25撤退和增援到哪里了。只知道"南调征候".
现在马上执行,或许可以补救不良后果。让徐州感觉到威胁,争取最好的可能性,黄25刚刚撤到徐州,或者已经西去、不下车再拉回徐州守备。
关键是时间,不要等9和13,7纵火速南移。】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黄百韬走人之前5封往来电报。
: 6/26 (许) 三个方案:
: 1)攻韩仓吸引25,夹击济南.
: ...................
--
修改:zea FROM 117.143.100.*
FROM 117.143.100.*
5.29 西柏坡 "战略配合电"更全的内容:
“(一)许谭以执行你们俭电第一方案为好,即第一步占领泰安、泗水、大汶口、曲阜,第二步相机攻占汶上、济宁、兖州二点中之一点,并求得调动他点之敌增援而歼火之,逐次攻古汶、济、兖三点。第三步,相机攻占邹、滕、临、韩。
执行这一方针,对于许谭兵团的供应,对于割断津浦孤立济徐,对于打通鲁中与鲁西南交通,对于有力配合粟部作战,均是有利的。
如果汶、济、兖三点之敌难攻,而邹、滕、临、韩较为易攻时,亦川先攻邹、滕、临、韩,后攻汶、济、兖,或于汶、济、兖、邻、滕、临、韩七点小选择北较易者先攻,较难者后攻,总之许谭任务是逐一攻占七点,准备以四、五个月完成此项任务。
【分析评论:上级的规定目标:济南-徐州之间,泰安到韩庄的各个据点。注意此韩是山东最南、接近徐州郊区的韩庄,不是济南以东的韩仓。
割断津浦,孤立济徐。对于济南,只是孤立。没有把济南纳入攻击目标。
第一步已完成后,第二步主战场在兖州一带
泰安到韩庄的七点,属于基本目标。盯着济南,属于额外的附加题。】
6.1 许谭回电:
第一,以十三纵攻占曲阜后,再占邹县,相机攻占滕县;鲁中部队则监视兖、济、汶的国民党军队,并相机攻占宁阳;七纵控制泰安及其以北;九纵仍在原地不动,完成这步则休整,待雨季过去再组织新的战役。
第二,以七纵担任十三纵任务{ 即:攻占曲阜后,再占邹县,相机攻占滕县},完成后,以十三纵主力配合鲁中部队攻占兖州,相机攻占济宁、汶上;九纵调泰安及以北地区,准备打援。
然后三方讨论: 确认方案二。
【分析评论:
七纵在南,曲阜-> 邹县-> 滕县; 13纵在中(加主场作战的鲁中军区)兖州-> 济宁 -> 汶上; 9纵在北,泰安以北。
也就是三个纵队,一个曲阜兖州济宁一线上(13),一个在此以南(7),一个在此以北 (9)。
如果照此执行,南线一个纵队在邹滕一带,徐州援军不管是谁,到滕县大概就会接战。然后就走不掉了。
战略上而言,按前电,重点在济宁、兖州一带。那么山东兵团手握三个半纵队(9/7/13/渤海)战力,放2个至少1.5个在济宁、兖州一带是正常选择。
退一步说,按照早先九纵作为预备队的说法,预备队一般放到距离主战场不远的地方,大概泗水以东最好,其次放到稍远、但能够及时赶到的地方,新泰莱芜一带。实际九纵放到章丘,远,而且要到主战场需要翻过泰莱山区。
半个月之后:
西柏坡6.14 :
许谭兵团仍照原计划于攻占邹县后攻兖州,再攻济宁,争取于雨季前歼灭十二师,攻克兖济,休整一时期南下,攻临、韩、枣、峄及徐海线。
6月17日许谭:
我们遵照 指示,7纵攻兖州,13纵在泰安,9纵在章丘。
【评论:过了半个月,各种曲折之后,前面自己提出并且三方讨论确定的战术方案,实际没有执行。
南线曲阜兖州济宁一线,没有投太多兵力,只有7 纵一个纵队,外加主场的鲁中军区。
13在泰安,9在济南以东的章丘。
对基本目标的打了折扣。额外瞄着附加题济南想多拿点分。】
6.22 西柏坡
许谭打兖济,韦吉打陇海东段分散之敌是有利的,特别是兖济攻克,整十二师被歼,再加攻克滕、临、枣、峄,使许谭能出至陇海东段,对全局有极大战略意义,故不应改变攻兖济计划。
【评论:开封战役同期,重点还是兖济(指济宁)。济南是额外的。】
6.26许谭 还是没向兖州一带下手,又提出不同的方案:
(一)以一部在韩仓(韩仓,村名,位于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围歼敌七十三师,吸引敌二十五师、八十二师北援济南,部从泰安、大汶口切断铁路,夹击济南;
(二)以一部集结泰安、大汶口一带,一部集结泗水,待敌恢复津浦路中寻其一部包围歼灭,打击援兵;
(三)以三个纵队集结于曲阜、邹县以东地区监视敌人,相机歼敌一部。
6.27 西柏坡
“我们不明韩仓七十三师情况,韩仓距济南远近及我攻韩仓兼打济南援兵是否有把握,如果你们觉得有把握,自以打韩仓为有利,且可从容部署,以期必胜。惟七纵及鲁中部队暂时仍应吸引二十五师、八十三师援兖,该两师不到兖州附近不要解围,以利粟陈张行动。并须估计我攻韩仓不得手,该两师到兖州后以一个师或一个旅加入兖州城防,蒋介石认为济兖两处均可确保,而于汴徐线紧急时以该两师之主力回援汴徐线,加重对粟部之压力。故在你们所提三个方案中,只在估计打韩仓兼打济援确有把握时,采取第一方案为最有利,否则应采取第二方案或第三方案。”
【1 是一直瞄着的济南。目的是打疼济南,然后调动25援助济南。客观眼光看,不太能实现;。此时王吴应该可以固个十天半个月,此时吴起义事件大概不会激活。
西柏坡有条件同意,减一个纵队用于围兖州。其余打济南东部据点韩仓加济南机动兵力,不需要考虑济南城含商埠+机场+西侧长清等据点的兵力。大意是如果能在这里捞到较大的战果,方案一也是可以的。
又没有决心干一票。
此时南线兵力不足的事实,意味着南线没有足够兵力黄25做接敌作战。黄说走就走。】
【 到30日。上帝视角知道黄实际上已经走了。局中人不知道,30日西柏坡电报还是“南调证候”。
上帝视角马后炮,局中人好的状态是尽量想针对性措施。此时不去想着弥补是个态度问题。
西柏坡急调冀鲁豫军区两个独立旅南下。】
归纳下:
在5.29 ~ 6.27 这一个月。上级命令,并三方共识:重点打兖州。执行有很大折扣;没有把主要兵力放到兖州,眼里瞄着济南。
6.27~7.3 。再想拖住黄,开始已经很难了。实际来不及了。黄走掉。也没有显示出尽量弥补的思路和措施。
7.4 以后,共识,打兖州收个实利。
个人评论:
山东兵团的作战,对与上级命令有些折扣(早早就共识重点在兖州一带),想加点自己的东西(盯着济南)。
战果一般,总体及格。客观上战果:
兖州等诸多津浦路沿线据点,加大汶口战役打援野战歼敌基本算计划内;
欠韩庄等但时间还不到;
额外增加了龙章战役;
不足在于豫东之战的同期,发挥的牵制作用相对军力战力而言相对不足,主要只牵制了济南的机动兵力(但占泰安之后,济南的本来也无力到豫东去。)
军事主官此时的许司令作为独立作战的兵团司令不错,作为配合作战的状态的兵团司令有所欠缺。(后来济南战役又给一次机会,又表现出了这一点。)队伍里有人才可以胜任配合作战的状态的兵团司令,那就就换人喽。
传说许司令练兵能力强,人尽其才去山东军区练兵。万一渡江战役损失很大,那就靠新练出来的兵团了。32军为底子,还有两个空番号36 37。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1.韩仓在济南附近,如果采取1方案,那山东兵团的重心还要北移。
: 更赶不上了。
: 实际上,老耄/和S都倾向方案2/3,S直接说2方案。
: ...................
--
修改:zea FROM 180.165.49.*
FROM 117.143.100.*
章丘是龙章战役刚刚拿下的。
龙章战役,不在五月已经定下津浦路作战计划方向内。由渤纵单干,主要是牵制配合。客观上顺便收点实利,压缩济南守军空间争夺当季夏粮。
有余力时次要方向搞一把、没问题,起牵制作用也是必要的。再把预备队投过去就重点不对了。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6月中,王耀武调4个旅反击章丘,9纵帮助渤海反击。已经变了。
: 泰安无兵,所以13纵在泰安准备打援。
: 7纵打下邹县以后,直接围兖州。
: ...................
--
修改:zea FROM 49.92.134.*
FROM 49.9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