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48年胖帅为什么去中原局,还干得是副职?
不止吧。
淮海战役中野有20万人。
中间也就4个月。
【 在 wonder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过,豫东战役前后,刘邓野战部队哪有十五六万呢?本部一二三六纵只有六万人,陈赓四九纵大约五万人吧,加起来大概十万出头?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FROM 122.9.80.*
还有南线阻击吧,什么烧铺草什么的。
难道淮海战役是50万对80万?
刘峙说他手下4个兵团只有25万人。
【 在 wonderdrea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淮海战役时中野全军10万人围着黄维12万,这还是把陕南十二旅等部队也调上来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修改:seeasee FROM 122.9.80.*
FROM 122.9.80.*
设想能100%实现那叫神仙。
设想能95%实现已经是千古了。
保卫四平平分东北有什么不顾实际情况的?
北满把新一军打趴了,南满把新六军打趴了,有什么不能追求平分的?
实际问题是,调三纵北上消灭新一军。
结果被杜聿明打了个时间差。
先乘三纵北上,南满兵力不足把南满搞了一下。
接着抽新六军去四平,乘三纵还没就位,又把四平搞了一下。
共军这边两头没捞着。
国军这边两头都捞着了。
也就是某些人,看革命史宏大叙事看多了。
以为解放战争水到渠成,吃豆腐一样。
哪有那么容易。
1948年9月,还没看出啥时候全国解放呢。
【 在 ko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头。很多时候,zy的设想是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没实现的设想多了去了,比如,保卫四平争取平分东北,完全就是不顾实际情况,m到59年还不认错。
--
FROM 122.9.80.*
和谈是斯大林压下来的。
谁拿和谈做最高目标了?
你以为老耄自己想去重庆么?
说了很清楚了,四平之战前。
北线北满把新一军打趴下了,南线南满把新六军打趴下了。
哪门子虚无缥缈,好歹了解一下历史。
黄克诚是比较厉害,不过比起老耄,还差2档。
他有意见就有意见么,难道老耄还能当面骂他愚蠢?
【 在 ko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1. 以和谈为最高目标,就是一厢情愿地不顾kmt的实际情况,心存幻想。跟kmt斗20多年,那是一群什么人,心里还没点数吗?一线的101和502从头到尾就没相信过和谈,一直积极备战,那才是从实际出发。
: 2. 死保四平,就是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乐观。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和谈中的筹码,不顾101和黄大将的多次反对,非要死守,结果是入关的家底儿损失过半。如果不是蒋队长去东北中断了杜聿明的计划,101退到苏联几乎成定局。
: 一线的黄克诚,59年还在和m掰扯这事儿,可见当年对这个决策意见有多大。
: ...................
--
FROM 122.9.80.*
1.46年不是36年。
但是斯大林要老耄去,老髦也得去。
2. 我说打北满打趴下新一军,南满打趴下新6军,就是46年。
就是四平之战第一阶段,和鞍本防御战第一阶段。
3.那个局部老耄负责战略。这两位差事办砸了。什么清醒。
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对四平保卫战比较熟。
四平保卫战关键时刻,增援塔子山,派那支部队增援的,
为什么没支援成功,这支部队在四平已经待了多久了。
【 在 ko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1. 46年不是36年,如果不是老m真相信了和谈,斯大林有啥办法让其就范?
: 2. 你说的“北线北满把新一军打趴下了,南线南满把新六军打趴下了”,那是47年的事情。四平保卫战是在46年,目的就是在谈判桌上平分东北,客观条件并不成熟,结果非常惨烈。
: 3. 战略层面老m是比黄大将高明很多,但是,在那个局部一线的特殊时间点,黄大将和101明显比老m更清醒。
: ...................
--
FROM 122.9.80.*
看你开口,就知道你不了解历史。
也正常。
【 在 ko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算了,我们生活在平行世界,没必要继续掰扯了。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