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元帅里聂荣臻属于比较差的吧
华北主要早就是基本盘了,进取空间有限。搞得差咋中央不搬去山东,来河北干啥?
河北有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冀热辽三块,南部属于中野,北部属于东野,晋察冀其实根据地最稳固,很多县自打43年就从未易手。国军保定,北平,张垣,太原,四个机构各不从属,虽然晋察冀开战就在外线惨败,却是全国都在防御的时候最先进攻的。保定这坨最先连自保都做不到,开战一年就龟都龟不住了,石家庄这仗打的人地两失,开丢失大城市先河。后来傅作义才受命整合了保定,北平,张垣,形成华北剿总。不过依然是龟缩入故,冀中冀南常年空城计,人家也视而不见。华北军区野战军,成立较晚,区内支援东北一波,支援中原一波(也大部分不算是支援,本来就是人家地盘,只不过后来弄了华北军区,人家野战军早转战走了。但有些确实是支援,比如铁原阻击战那支部队,二野的,却是冀中的底子),成立时野战部队二十多万,对面国军不算太原这坨,傅作义就坐拥60多万部队,这也不对等啊,人家不来,你去攻击想有多大战绩,也难啊。
【 在 dukewry 的大作中提到: 】
: rt,不仅排名靠后,打仗也乏善可陈,根据地也搞得不好,河北比山东差很多
--
FROM 124.64.22.*
不矛盾啊。晋察冀本来打仗就不行,五一大扫荡后,长期没啥艰苦考验。抗战后接收顺利,连成一大片,都是外线作战,給其他野战军补充。没积累下啥能打的部队,中央关注的大同集宁又打砸了,这几乎是当时所有战役,唯一占优势的,也是被寄予厚望通过进攻回应匪全面进攻的。本来国军无论全面进攻还是重点进攻,还未来得及考虑河北,先解决接壤的边缘,再去整晋察冀,关内中原逐鹿,先周边后中心。华北军区外线吃瘪,又无被攻之忧(区域内,国军龟缩在交通点),当然有条件也有需要整顿。挥军打回绥远至塘沽一线报仇虽然力有不逮,但先把区域内仅存的国军及据点吃掉,练练手,绰绰有余。也算是发起攻势,把战争推向蒋统区……
【 在 CodePeasant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结起来就是
: 不是我军无能,是国军太狡猾
: 那Jude来整什么军
: ...................
--
FROM 124.64.22.*
中央当然选择最稳固的地方啊。这个有啥可争的,当年选择的考虑,又不是啥机密……
【 在 dukewry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地搞得好跟中央去有啥必然联系,中央那么猥琐吗?
: 中央搬去北京了,说明北京根据地搞得很好吗
--
FROM 124.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