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耄对《我国肃反运动的主要情况和若干经验》带头鼓掌
应该说明,尽管肃反斗争中容易发生右的或“左”的偏向,但是,这种偏向并不是
不可防止的。如果我们熟悉和掌握了肃反斗争的规律去正确地指导斗争,那么,这种偏向
就是可以防止的,即使在某些地方发生了这种偏向,也能够及时加以纠正。如果看不见这
样的规律,要去指导斗争,就必然会犯错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我们好几个革
命根据地,因为没有经验,都犯过这样性质的错误,使革命受到过损失。延安时期的肃反
斗争,因为有了过去的经验,比较熟悉了斗争的规律,因而斗争就进行得较好,在中间虽
然出了若干偏向,也就很容易被纠正过来。
党在清查、处理反革命分子的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谨慎的措施。有决定意义的措
施,就是对捕杀反革命分子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党中央历来坚持,捕反革命分子必须谨
慎,杀反革命分子尤其必须谨慎。在一九五一年第一次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高潮时期,规定
了:凡是可捕可不捕的反革命分子,一律不捕,如果捕了,就是犯错误;凡是可杀可不杀
的反革命分子,一律不杀,如果杀了,就是犯错误。而在反革命疯狂破坏遭受严重打击以
后,就立即坚持了更要少捕、少杀的方针。党中央对于在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牵涉到
以下十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的处置,还作了特别的规定,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内、人民政
府系统内、人民解放军系统内、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界、工商界、
宗教界和归国华侨等十个方面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必须经过省以上领导机关严格审查
才能做出处置的决定,对于罪该逮捕的反革命分子,只依法逮捕其中少数非捕不可的分
子,对其中依法该杀的反革命分子,只杀极少数罪恶很重,民愤很大,实在非杀不可的分
子。在机关内部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中,党中央实行了比之社会上镇压反革命运动
更加谨慎的方针,并且把斗争面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以内。在肃反斗争中,党坚持必须做好
充分的准备,凡是没有准备好,敌情没有调查清楚,政策没有交代明白,就一定不要轻率
地发动斗争。党还严格要求在斗争中区别好人和坏人,区别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
那些有错误有缺点的好人,以及那些只有反动思想没有反革命行为的人,同反革命分子混
同起来。经验证明,只有坚持了上述这些谨慎原则,才可以保证不犯或者少犯重大的错
误,特别是难于挽回的错误。
一九五五年,耄对于当时的肃反斗争,再一次指出了应该坚决遵循这样的
原则:“提高警惕,肃清一切特务分子;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这正是表明
了,严肃与谨慎相结合,坚决地肃清反革命和坚决地保护好人,是我们党在领导肃反斗争
中一贯坚持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方针。
--
修改:ZHMZFFL FROM 101.24.90.*
FROM 101.24.90.*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4009047此案由公安部一局负责审理执行。办案人范祥、郭松年、郝力光经过审理得出结论,所谓“梁侠中统特务集团”一案没有根据,不是事实,应予否定。报告经过一番争论层层上报,送到罗瑞卿案头,罗态度坚决:“此案不能动摇。”根据他的意见,凌云批示:“审不出中统特务来,说明我们审讯工作的无能。”范祥等三人坚持意见,“梁侠案”一直不能结案,三人因此均受处分,被调离公安部。
罗也是经验理论说的头头是道
落实到工作上就自己也犯了主观主义,“左”的错误
--
FROM 101.24.90.*
相比斯大林时期,耄时期还是温和的(杀人少的多)
【 在 anchu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右扩大化,单位按指标拿人,是某人干的好不好。
: 如果不熟悉味道,后面严打按百分比枪毙人, 计生搞成高压线政治运动(大跃进也是这手法),这个大家肯定经历过。
--
FROM 101.24.90.*
嗯,很遗憾
罗处理案子就左。比如迫害彭总
【 在 Y3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说得都好听,是否对应有约束机制
--
FROM 101.24.90.*
@wangsir
你搜搜就知道,这是不是编的,
这是正规历史事
你给负分,是对耄的肃反政策有意见哟
--
FROM 101.24.90.*
嗯
【 在 nirvana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个人感觉,政治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多时候有边界问题,我认为有几种可能。
: 1.具体方案压根不需要毛批准,通常负责某块的也是国家领导人,如果具体事务都要毛批准,那就不是功劳而是苦劳了,怎么可能,功劳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 2.毛肯定赞同反右,这是方向问题,但是有一种可能毛同意但不见得赞同具体方法,毕竟毛肯定赞同反右,但是具体怎么做他不可能去一一质疑,别人也是国家领导也都主持一块工作,他即便最高领导每件事都管肯定手伸的太长了,在一些问题上不表达意见避免让太多人讨厌反对也是政客常见的做法。
: ...................
--
FROM 101.24.90.*
名义上的极左
这些ID连耄的正确政策都反对
太左
【 在 maoq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到这个时代居然还有人美化肃反,不知道让人觉得可笑还是可叹
:
--
修改:ZHMZFFL FROM 101.24.90.*
FROM 101.24.90.*
是你不要随便解释
耄坚决反对党内斗争搞肉体消灭的“肃反”
这点你要认清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耄一贯支持肃反,只是反对扩大化。
: 不要自己随便解释。
:
--
修改:ZHMZFFL FROM 101.24.90.*
FROM 101.24.90.*
毛肯定地说:“根本问题就在这里!”他念了杜甫的四句诗: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刘少奇说:“恐怕不能太绝对了。现在是党内外矛盾,敌我矛盾,四清四不清的矛盾,名种矛盾交叉。”
毛批评社教运动中的做法。他说:“挤牙膏,挤那样干净?宽大处理嘛!退赔从严对,要合情合理,不必讲彻底。”毛说:“有的地方只有18户,没有虱子,一定要捉虱?”“一不可太宽,不可打击面过宽,二不可泼冷水,不要下去泼!现在还在反右”。“要把那些几十块钱、一百块钱、一百几十块钱的大多数四不清干部先解放。”
毛既强调“打击面不要太宽”,他说:“我提这个问题有点‘右’。我就是怕搞得太多了,搞出那么多地主、富农、国民党、反革命、和平演变、划成百分之十几二十,如果二十,七亿人口就是一亿四,那恐怕会要发生一个‘左’的潮流。结果树敌太多,最后不利于人民。”
从这些话可以看出,毛一则担心把运动搞到一般群众中去,二则担心纠缠一般干部的四不清问题忽视了重点:走资派。在他看来,危险就在这里。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指标是硬的,可控的。
: 有罪没罪才是软的,不可控的。
: 这才是现实世界。
: ...................
--
FROM 101.24.90.*
这儿不是谈刘的事
是论证耄的一贯策略,反对打击面过宽!!!
耄要打击的是他的对头,而不是小虾米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段话,你要结合刘在1964年春节跟王光美的谈话,才能看的明白。
: 老刘搞四清,也是奔着弄掉一批省委、地委干部的目的去的、
:
: ...................
--
FROM 101.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