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果SY不抗命下江南会怎么样
淮海战役我军60万对80万。
其中1/4/6纵7万人。所以如果缺了1/4/6纵,我军是53万人。加上3/8/10纵豫东损失1万,是54万人。
国军算被调动15万人。所以国军是65万人,加上豫东被消灭的3.5万人。是68.5万人。
淮海战役
会变成54万 vs 68.5万。
双方兵力差距从20万,缩小成14.5万人。
共军兵力从75%(60:80),变成79%(54:68.5)
比实际的淮海战役打得更顺利一点。
另外,没有豫东战役拖累。
济南会更早解放,大约在7月底。
淮海战役会在9月份发动。
二野/三野过江也会提前2个月。
外加1/4/6纵在江南的接应,可能国军直接放弃长江防线,退守西南了。
四川可能难打一点。
但是华东,和中南会解放的更早。
--
修改:seeasee FROM 122.9.80.*
FROM 122.9.80.*
没必要讨论如果
--
FROM 123.121.122.*
不能只是算兵员数量,下江南调不动国民党军中原主力。自己的下江南还会损失1/3多,不划算。事后看,留在江北和刘邓一起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符合解放战争发展规律。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淮海战役我军60万对80万。:其中1/4/6纵7万人。所以如果缺了1/4/6纵,我军是53万人。加上3/8/10纵豫东损
--
FROM 115.171.20.*
是总有人说不下江南是对的。
如果下江南就会很悲惨。
实际是,如果下江南,解放战争会提前胜利。
【 在 gxm247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必要讨论如果
--
FROM 122.9.80.*
实际上结果已经很好拉
难以想象的好
没必要讨论如果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总有人说不下江南是对的。
: 如果下江南就会很悲惨。
: 实际是,如果下江南,解放战争会提前胜利。
: ...................
--
FROM 123.121.122.*
54万 vs 58.5
不含下江南的1/4/6纵。所以江南的损失,不影响江北决战兵力对比。
本身国军淮海战役也不都是头等主力。
还有黄百韬这样的二等主力。还有孙元良,李弥这样的三等主力。
根据S的预判,黄百韬会去江南,如果这样,那就不参加后来的淮海战役了。
【 在 skynua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只是算兵员数量,下江南调不动国民党军中原主力。自己的下江南还会损失1/3多,不划算。事后看,留在江北和刘邓一起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符合解放战争发展规律。
: :淮海战役我军60万对80万。:其中1/4/6纵7万人。所以如果缺了1/4/6纵,我军是53万人。加上3/8/10纵豫东损
--
FROM 122.9.80.*
你这是反对中央,反对主席的眼光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总有人说不下江南是对的。
: 如果下江南就会很悲惨。
: 实际是,如果下江南,解放战争会提前胜利。
: ...................
--
FROM 101.24.90.*
这怎么就反对老耄的眼光了?
明明是说明了老耄的眼光。
【 在 ZHMZFF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反对中央,反对主席的眼光
--
FROM 122.9.80.*
臆想症,病得不轻。说句不客气的话,别说二代,那时甚至刘帅都没信心率领几十万人马在中原主动和KMT主力开片打决战,万千军中抓住瞬机乱中取胜不是随便一个将帅能打出。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淮海战役我军60万对80万。
: 其中1/4/6纵7万人。所以如果缺了1/4/6纵,我军是53万人。加上3/8/10纵豫东损失1万,是54万人。
: 国军算被调动15万人。所以国军是65万人,加上豫东被消灭的3.5万人。是68.5万人。
: ...................
--
FROM 223.72.44.*
耄和中央认同了粟裕的战略规划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怎么就反对老耄的眼光了?
: 明明是说明了老耄的眼光。
:
--
FROM 101.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