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果SY不抗命下江南会怎么样
淮海战役我军60万对80万。
其中1/4/6纵7万人。所以如果缺了1/4/6纵,我军是53万人。加上3/8/10纵豫东损失1万,是54万人。
国军算被调动15万人。所以国军是65万人,加上豫东被消灭的3.5万人。是68.5万人。
淮海战役
会变成54万 vs 68.5万。
双方兵力差距从20万,缩小成14.5万人。
共军兵力从75%(60:80),变成79%(54:68.5)
比实际的淮海战役打得更顺利一点。
另外,没有豫东战役拖累。
济南会更早解放,大约在7月底。
淮海战役会在9月份发动。
二野/三野过江也会提前2个月。
外加1/4/6纵在江南的接应,可能国军直接放弃长江防线,退守西南了。
四川可能难打一点。
但是华东,和中南会解放的更早。
--
修改:seeasee FROM 122.9.80.*
FROM 122.9.80.*
是总有人说不下江南是对的。
如果下江南就会很悲惨。
实际是,如果下江南,解放战争会提前胜利。
【 在 gxm247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必要讨论如果
--
FROM 122.9.80.*
54万 vs 58.5
不含下江南的1/4/6纵。所以江南的损失,不影响江北决战兵力对比。
本身国军淮海战役也不都是头等主力。
还有黄百韬这样的二等主力。还有孙元良,李弥这样的三等主力。
根据S的预判,黄百韬会去江南,如果这样,那就不参加后来的淮海战役了。
【 在 skynua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只是算兵员数量,下江南调不动国民党军中原主力。自己的下江南还会损失1/3多,不划算。事后看,留在江北和刘邓一起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符合解放战争发展规律。
: :淮海战役我军60万对80万。:其中1/4/6纵7万人。所以如果缺了1/4/6纵,我军是53万人。加上3/8/10纵豫东损
--
FROM 122.9.80.*
这怎么就反对老耄的眼光了?
明明是说明了老耄的眼光。
【 在 ZHMZFF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反对中央,反对主席的眼光
--
FROM 122.9.80.*
没错,刘帅也没信心。
所以反复反对S开打豫东第二阶段。
果然吃了大亏。
【 在 Deepmount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臆想症,病得不轻。说句不客气的话,别说二代,那时甚至刘帅都没信心率领几十万人马在中原主动和KMT主力开片打决战,万千军中抓住瞬机乱中取胜不是随便一个将帅能打出。
--
FROM 122.9.80.*
不是认同S的战略规划。
是S打死不想下江南。
而这活又只有他能干。
只有让他先试试他的主张。
老耄的电报开宗明义,下江南是坚定不移的战略。
结果呢。
先要在山东打5军,没打着。
接着搞豫东,结果把自己搞个半残。
还好许和尚给力。
【 在 ZHMZFFL 的大作中提到: 】
: 耄和中央认同了粟裕的战略规划
--
FROM 122.9.80.*
没错,
最优的选择,下江南这这活,只有S能干。
然而S又怕困难不愿意干。
那只有让S先搞自己的主张了。
搞个次好的选择。
【 在 Deepmount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句不客气的话,老M和中央如果有次好的选择,次优的指挥人选,就不会听SY的。上面的ID及同伙太讲政治了,为了政治就可以胡说臆想一切。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是忤了老M的意思,还影响了后来二代的光辉历史,这些人才不会天天在这里,引经据典论证一个比事实更好的假设
--
FROM 122.9.80.*
正好反了。
下江南可能失败,
提前胜利的可能性很大。
下江南,就是为了中野和华野江北部队,在江北的胜利。
【 在 wild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江南未必会失败,但是提前胜利是不可能的,至少推迟大半年以上。
--
FROM 122.9.80.*
陈世榘敢阻挠太祖的规划么?
陈唐兵团在豫东之前,一直在刘邓指挥下战斗。
【 在 mw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典型的屌丝下军棋对子的思维
: 刘邓连陈世榘的三个纵队都指挥不动还扯jb蛋54
: vs 68.5
: ...................
--
FROM 122.9.80.*
54万人含中野啊。
其实中野挺惨的,
S的西兵团用的晋冀鲁豫的后勤,弹药充足。
反而中野自己穷的很。
还有就是本来要拨3万新兵,补充中野。
结果为了下江南,2万拿去补充西兵团了。
结果西兵团新兵拿了,也没下江南。
【 在 liuxues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算中野么?
: 感情粟老大带兵去江南,大别山一点也不会变?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