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918事变到底老蒋下死命令不抵抗了没?
是一个奇迹,与其说石原莞尔创造了奇迹,还不如说是张学良成全了他。
张作霖作为一个父亲是合格的,那就是严格管教约束儿女,所以,他的儿女,没人敢作妖,张学良就是一个花花大少,不是花花恶少。
杨宇霆被杀,标志和张作霖一起打天下的老哥们迅速边缘化,靠边站。一群所谓少壮派包括王以哲在内,得到重用。这帮人,包括张学良在内慷慨激昂,年轻气盛,适合太平盛世。不适合波诡云谲的乱世,他们的能力,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处理不了突发战况,祸起肘腋。
事变那天晚上,梅兰芳为辽河水灾义演筹款,张学良携带夫人捧场,得知老窝有变,张学良离开剧场,他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就请示校长,校长当时正忙着大事,哪有精力管他的事,没理他。
如果校长真的下了命令,那摩,必须得有原电。因为别人发来的电奏,接到的一方都得登记在册,神魔时候 ,收到电文,都是有编号的,同理,同理,别人给校长发的电奏,校长那边也都有登记在册,按照日期编号,一查就能查出。
本子那边,政府首相,事先不知道事件,军部不知道,参谋本部知道石原莞尔不安分,但不同意也不知道他要鼓捣事变,甚至就连关东军司令植田都不知道石原莞尔背着他鼓捣出这麽一个事件。
这次事件,支持石原莞尔的,就是几个关东军参谋,包括土老二,花谷正,这帮人七拼八凑凑了1万零五百人,就发动九一八,攻打北大营的,仅仅500人。结果,驻军没接到开打命令,只能束手被缴了械。王一哲这帮子少壮派,平时慷慨激昂,一身的本事。狼来了,王一哲领着人马,昼伏夜跑,一口气跑进关内。1万零500人,就这样占领沈阳,3个月三省。
--
FROM 223.72.82.*
这麽多人一下子跑到关内,管校长要吃要喝,要枪要炮,校长哪有那摩多钱,而且,校长对那帮子人也没啥好感,也是,狼来了跑的比谁都快,躲在安全的地方要这要那,换成谁都不会给她们好脸色看。
但不处理也不行,为啥,校长平时指挥不动这帮人,他们是张家班,效忠的是张家人。这帮人没了地盘,理直气壮地管校长要东要西,理由比敲锣还响,我们易帜了。
这时,少帅也知道,全国喊打喊杀骂他,没脸混了,就辞职,去国外了。校长派人接收,结果,师长黄显生当场掏出枪,直接要求,只听少帅的话,接收大员吓得仓皇而逃。有人给校长出主意,把30万东北军派到陕西,让他统领阿城一起剿X,校长同意了。少帅从欧洲回国,直接去了西北。
结果大家都知道,剿了两年,震惊世界,张作霖攒下的家底,彻彻底底败光。
--
FROM 223.72.82.*
【 在 haot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底盘对军阀而言是多么重要啊。
:
==============
洪杨之前,统兵大员只管打仗,粮台由专人专办。洪杨乱起,国库没钱,咸丰下令,允许地方办团练,粮饷自己想办法筹集。
曾国藩,左候,李鸿章,无论淮军湘军都是如此,大清平定洪杨,军权落入汉人手里。有土斯有财,地盘主义开始盛行,成为近代军阀的开端。
甲午一战,湘军淮军完蛋,朝廷开始训练新军,袁世凯小站练兵,成为近代新军的开始。
当时一共六镇,北洋就统领4镇。
一声炮响,朝廷启用袁世凯。袁世凯与那边谈好,共和,老袁做总统。
4年后,老袁去世,北洋分裂开打,军阀混战。
打了10年,一个小人物在千里之外,举行就职仪式,宣布就任北伐军司令员,誓师北伐。当时没人拿他当盘菜,结果一路势如破竹,半年后,定都南京。
然后其他大小军阀又和校长开打,战局校长占优势,少帅宣布易帜,入关,接受老闫控制的平津,老闫回到老窝当土拔鼠。校长给了少帅1500万军费。1500万善后费用。任命他为副司令,少帅去了南京,一路鲜花铺地,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到了南京校长率领大大小小官员亲自迎接。
然后,地盘没了,去了西北,和这边偷偷一拍即合,对校长剿X的命令阴奉阳违。1年的时间,少帅给了这边70万大洋的现款接济,外加一些药品。
事件发生后,阿城把自己名下大约3万人部队,全部调进城,这边乘机占领圣地,3万多人到达扇贝,流浪了1年多,终于有了一块地盘。
--
FROM 223.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