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完《大决战》后,李作鹏很失望:要是罗政委活着,这片子过不
王世泰自己后来为此事辩解过吗?回忆录或者其他形式的材料?
【 在 windtooth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上禁止王世泰发言,直接下了处分规定
: 王世泰被处分正常,毕竟确实野司没收到他的及时报告,他也没按命令守住就擅自撤了
: 但是不允许发言辩解这个操作还是不多见的
: ...................
--
FROM 136.56.37.*
教导旅真不容易,对比一下南京保卫战里面花生米的教导总队……
【 在 windtoot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仅仅是不错
: 教导旅是整个西野的教导旅,准备当核心种子部队培养军官用的
: 实力强劲装备好,所以才安排六纵去防马家军,但是一来马继援确实行军飞速果决,青马骑兵也积极求战,当地地形割裂且六纵不熟悉当地地形,导致教导旅两个团防线结合部被青马一个团绕路突袭还正好奔袭打到纵队指挥部和教导旅旅部所在地,干掉指挥部后又从后方夹击教导旅两个团
: ...................
--
FROM 136.56.37.*
谢谢分享,看来野司的责任确实是第一位的。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过,王世泰认为把战役全局失利的主要原因和责任都归咎于四纵,还不允许当事人申辩、说明情况,就有失偏颇,难以达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领导水平的目的。
: 造成西府战役及其以后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求成心切,主观轻敌,孤军深入,失去依托,兵力分散,而敌人恰恰利用了我军这一致命弱点。
: 在接到我军主力攻占宝鸡的电报后,蒋介石认为这是歼灭我西北野战军主力的天赐良机,给胡宗南和马继援下了死命令,要求两部破除以往的作战界限,全力堵击我军主力,计划在根据地之外将我军包围歼灭。
: ...................
--
FROM 136.56.37.*
是有类似之处,都是前面比较顺产生了轻敌思想,对困难估计不足。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和第五次战役一样,都是过于低估了敌人。
--
FROM 136.56.37.*
这两次战役凑巧都是彭大将军指挥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而且都是听不进劝告,西府前赵寿山就警告过马家军可能介入,第五次战役前洪大个子也反对过。
--
FROM 136.56.37.*
总结得很好啊,关家垴确实惨痛。抗美援朝不光是第五次战役,实际第四次战役后期实际也并不成功,砥平里之败的教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和吸收。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赣州兵败之后的彭德怀又犯了百团大战(关家垴为代表)、西府战役、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等三次求险之败。彭德怀军事生涯的四次惨败分布于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非常的均匀,这就说明彭德怀的用兵风格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
--
FROM 136.56.37.*
不过李奇微很谨慎,即使志愿军在四次战役之后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法,可能会有小部队被打击,但象麦克阿瑟那个规模的挫败可能性比较小。而且美军机动性强,诱敌深入有可能变成引狼入室而无法恢复。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连李奇微自己都承认如果志愿军继续那种诱敌深入打法是可能让美军受到打击的,砥平里战役的胜利让美军也有头脑发热的现象,不排除前线部队被钓鱼掉进去的可能。
--
FROM 136.56.37.*
那倒是,兵力不足是美军最大的弱点。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长期相持同样对美军不利,美军的主要战场是在欧洲,李奇微自己可能主张防守反击,但是后方不可能一直等下去,无论是从外交层面还是士兵家属层面,这样下去战争啥时候能结束?像范弗里特这样的疯子会越来越多的。
--
FROM 136.56.37.*
确实如此
【 在 windtooth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野6纵新4旅的遭遇和五次战役180师的遭遇非常类似,属于前期优势战局转为不利时,撤退无妥善预案和配合,导致最后殿后部队被机动性强的追敌截杀包围,建制基本被全歼
--
FROM 136.56.37.*
很多资料,包括《雪白血红》里面都给出了当时的电报证明永健当时犹疑不决,在中央屡次电令以锦州为目标的情况下。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林彪打锦州优柔寡断的问题有电报为证,只能说林彪在李作鹏心目中是高高在上的,电影里被拉下了神坛,李作鹏无法接受。
--
FROM 136.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