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完《大决战》后,李作鹏很失望:要是罗政委活着,这片子过不
打锦州犹豫是对的,对四野来说压力很大,当然对全国战局有好处。林又不是中央的,首先考虑四野利益没啥错。
刘邓的中野顾全大局,结果大别山被坑的很惨
中原突围,本来可以无损失打出去,结果为了照顾和谈,为了再当地留守,减轻其他根据地的压力,人都损失没了
粟下江南,对他不利,对全国有利,结果他就是不去,最后结果比去江南强多了
首先考虑地方利益没啥错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林彪打锦州优柔寡断的问题有电报为证,只能说林彪在李作鹏心目中是高高在上的,电影里被拉下了神坛,李作鹏无法接受。
:
--
FROM 123.232.71.*
你这是扯,刘邓挺进大别山,是为了救延安和山东,让粟下江南,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救刘邓
邓在大别山,连续向太祖发求救信,这是一脉相承的,结果到粟这里,他不去了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下江南对全局不一定有利啊,粟裕的在江北决战的战略其实是为全局考虑的。
:
:
--
FROM 123.232.71.*
让粟下江南的决策,跟让刘邓去大别山的决策,时间间隔很短,只不过粟一直拖,拖了8个月,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也太死板了。
: 第一,粟裕在江北,刘邓后来也获救了。
: 第二,如果粟裕南下,没有江北的大决战,全国的胜利会来得更晚。
: ...................
--
FROM 123.232.71.*
罗就是一个优势,太祖嫡系,他活着的时候,党内斗争多了,他一次也没发挥作用,更不用说太祖晚年了
当初在东北,他连彭,林矛盾都调整不了,气的林总给中央发电报,建议中央调高岗来前线担任第二政委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论是哪本书,也不会假设罗荣桓活着,就能成功调停毛和林的晚年矛盾。
--
FROM 123.232.71.*
彭有彭的责任,罗也有罗的责任
没罗的支持,彭都怎么着,在后方随便玩
当时的电报,可没说,建议调任高岗到后方东北局,说的是调到前线,明显是对罗不满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彭那是自己作,mao在北京市委都掺不进沙子。
:
--
FROM 123.232.71.*
说遗憾的时候,总是说罗帅身体不好,
说功劳的时候,总是说都是罗帅的功劳
说错误的时候,总是说罗帅身体不好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罗1946年就切掉了一个肾。
:
--
FROM 123.232.71.*
看看郑惟山打仗,自己判断,发现上级给的命令不对,
如果执行上级命令,敌人肯定会跑,但是自己没责任
如果不执行上级命令,自己要承担全部责任。
结果他选择了后者,报告兵团后,兵团总部的命令马上下来了,说我让你往东,你不能往西,说他违反命令要付全部责任
最后他的选择是对的
【 在 windtoot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丢了防守阵地,没及时上报给指挥机关肯定是有责任的
: 但是责任多少,至少该给当事人个说明分辨的机会
: 如果丢了防守阵地就该处分,那六纵司令部和教导旅旅部被端掉的时候一样没来得及拍电报
: ...................
--
FROM 123.232.71.*
你不了解具体的历史,不是说郑惟山要抗命,是他观察到敌情发生了变化,
第一时间向杨得志做了汇报,杨得志说,老子不管啥地青,你不听指挥,要付全责
郑惟山选择了抗命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自己判断,发现上级给的命令不对”,你以为打仗是菜市场讨价还价呢。 抗命的事情偶尔一次可以(还得是你已经积累了巨大的功劳的前提下),你做两次看看,看看会不会撤职或者军法审判
: 正常的过程是:领导下命令,你可以提不同意见,但是得执行上级命令。如果最后证明你的意见是对的,那说明你可能比较厉害,就给你职务机会,让你自己带队打仗自己下命令,如果总打胜仗就说明是真厉害那就持续升职。
: ...................
--
FROM 123.232.71.*
最后太祖批的杨得志呀,幸亏有郑惟山,否则傅作义的35军就跑了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老子不管啥敌情,你不听指挥,要付全责”,本来就是这样啊。
: 你观察到的是你的敌情,上级可能有更高层面的考虑,甚至上级可能就是错了。但是你只能汇报,不能替自己做抉择。不听命令可以啊,无非就是打好了可能也会有一个“不服从命令”的罪名,打的不好那就更严重了
--
FROM 123.2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