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千里挺进大别山是高招还是臭招?
大别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打游击的好地方,
但是并不适宜从这里出击。
刘邓为了进大别山,就忍痛把自己积攒的重武器全部炸掉。
没有重武器,只凭小米和步枪,怎么威胁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平原地区?
【 在 DRAGON9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邓又不会一直在山里不出来,
: 你武汉方面空虚,就往武汉伸伸腿,
: 南京合肥方面兵力薄弱,就往东边踹两脚。
: ...................
--
FROM 117.136.70.*
敌人要进剿大别山,
不能不带重武器来吧?
游击战运动战缴获也可以吧?
你说不适宜出击,证据在哪里?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别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打游击的好地方,
: 但是并不适宜从这里出击。
: 刘邓为了进大别山,就忍痛把自己积攒的重武器全部炸掉。
: ...................
--
FROM 101.6.131.*
国民党军有汽车,可以拉着山炮满山跑。
这也是中野在大别山坚持不下来的主要原因。
【 在 DRAGON9 的大作中提到: 】
: 敌人要进剿大别山,
: 不能不带重武器来吧?
: 游击战运动战缴获也可以吧?
: ...................
--
FROM 117.136.70.*
孙子两千年前就说过的,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总是消耗本国的粮食光后勤压力就不是一般的大。连这个道理都不懂的是军盲。
【 在 El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字化,往残忍点说:
: 如果还在解放区,这10w人吃的都是解放区的粮
: 去了大别山威胁国统区,虽然10W人没了3W人,但是还有7W人去吃国统区的粮,而且威胁南京武汉,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都很大。
: ...................
--
修改:bhima FROM 112.18.23.*
FROM 112.18.23.*
让中野奔赴大别山的本意是做火种,扩大红的面积,
而不是决战向。
这其实说明毛当时对解放战争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子两千年前就说过的,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总是消耗本国的粮食光后勤压力就不是一般的大。连这个道理都不懂的是军盲。
--
FROM 117.136.70.*
所以你只是个书生键盘侠啊
真到战争年代,没几个能带兵谋略的
【 在 noireca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千里挺进大别山是高招还是臭招?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Feb 15 21:12:15 2023), 站内
:
: 我咋就没看出高招呢
:
: 从一系列战果来看,刘邓折兵一半,重武器丢光,战斗力大减,华野配合刘邓分兵进中原后,胶东丢失,大别山也没占住。
:
: 刘邓回中原后,通过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形势才大扭转。
:
:
: --
: 发自xsmth (iOS版)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123.123.46.*]
:
--
FROM 111.197.234.*
抗战胜利后桂系被老蒋大裁军,从二十几万被裁的只剩下几万人,而48年底桂系能逼着老蒋下台,靠的就是白崇禧47/48年从大别山开始到武汉的军事扩张,这个地方兵力可不薄弱。
单老蒋就调了几十个旅来围剿大别山。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别山在当时是国统区,但是并没有什么生产力。
: 大别山只能说是国统区的兵力薄弱地带。
: :
--
FROM 123.151.200.*
刘邓下大别山是47年6月30日,看来正好撞小诸葛的枪眼上。
【 在 El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抗战胜利后桂系被老蒋大裁军,从二十几万被裁的只剩下几万人,而48年底桂系能逼着老蒋下台,靠的就是白崇禧47/48年从大别山开始到武汉的军事扩张,这个地方兵力可不薄弱。
: 单老蒋就调了几十个旅来围剿大别山。
--
FROM 117.136.70.*
别只看大别山啊,看大别山周围……
从大别山出击,你再想想!!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别山在当时是国统区,但是并没有什么生产力。
: 大别山只能说是国统区的兵力薄弱地带。
: :
--
FROM 1.202.24.*
是相互促进,没有刘邓去大别山,白崇禧绝对不可能获得那么多兵权,老蒋一直防着桂系呢。
三大战役后中央军精锐尽失,老蒋只能看着华中剿总的白崇禧得瑟了。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邓下大别山是47年6月30日,看来正好撞小诸葛的枪眼上。
--
FROM 123.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