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对了,说到阶级固化,问你们一个事情
黑龙江,97年高一,市重点的高中里面,每个班平均下来,农村生源的比例肯定不高,不到三分之一。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年?
: 我91年,每个班城里孩子也就是1/4,其他都是农村考上来的。
:
--
FROM 183.242.65.*
我那是县高中,你这市重点估计农村比例会低一些。
长春的几个重点基本都是城里孩子,或者县城去的尖子。
【 在 jaral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黑龙江,97年高一,市重点的高中里面,每个班平均下来,农村生源的比例肯定不高,不到三分之一。
--
FROM 219.239.31.*
应该是。
那时的做法和北京的初中校额到校有点像,有个保底的上重点高中的名额,如果考得好就可以多上几个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那是县高中,你这市重点估计农村比例会低一些。
: 长春的几个重点基本都是城里孩子,或者县城去的尖子。
:
--
FROM 183.242.65.*
现在就是固化
体制内外不通婚
高考内卷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县城高中招生,农村和县城孩子是一样的题目和录取线。
: 我记得90年代是不同的,你们有印象吗?
: 到底是哪年放开的?
--
FROM 61.48.133.*
面对现实让你很难受吗?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回我帖子了,费劲。
--
FROM 110.228.231.*
不是,是面对傻子让我很难受。
【 在 dldd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对了,说到阶级固化,问你们一个事情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Feb 21 18:05:06 2023), 站内
:
: 面对现实让你很难受吗?
: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别回我帖子了,费劲。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110.228.231.*]
--
FROM 111.197.237.*
体制内外不通婚?你这是纯二吧,一家两制不香吗?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Qlal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就是固化
: 体制内外不通婚
: 高考内卷
--
FROM 221.223.53.*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追溯一下1990年前后,是什么情况。
: 是不是之前有一段时间,高中对县城农村孩子的录取亦一样。
:
=====================
高中录取分数农村县城孩子一直都一样,也就老师家孩子加十分。区别就是收钱,1977年全国全面复课,收钱没记错的话是从87年左右开始。
打个比方,比如县城重点高中1990年录取600名学生,全县报考县重点高中好几千人。那就把所有报考重点高中的考生按照分数排出名次,前200名录取(每个学生借学校2000元钱,毕业后学校归还这笔钱,学校就是把这笔钱存入银行,挣个3年的利息)。
200名到500名左右,拿钱,差一分3000,差0.5分2000,五分之内5千到1万。条子班怎么也得一个,最多两个,孩子要么是县城有点钱但又不是土豪的家庭,要么就是有点门路,但又不是太有门路的家庭。
当然 县城土豪家的孩子,能钻营的最次也得上个省城区重点中学,没钻营成功的,县城重点。
--
修改:yushan11 FROM 223.72.82.*
FROM 223.72.82.*
现实是自己是个傻子让你面子很难受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是面对傻子让我现实很难受。
--
FROM 110.228.234.*
鲁中某城市不是,我们是重点中学,班里农村孩子占一半吧,60%的按分数录取,35%的所谓高价生,但是分数也得够一条线,应该是正常录取分数线下20分可以花钱上,5%的是留给那种当地一个巨有钱的村的特价生.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什么目的,我就是想核实一下这个事情。
: 我之前,县城重点高中农村孩子很少,我那届突然以农村为主了。
: 好像是政策改变的原因,我不确信,所以问问。
: ...................
--
FROM 223.7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