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延安时期,陕甘宁那么穷,经济问题怎么解决的?
个人的意见:一个人可以有各种志向,有各种的正当的或逃避的或邪恶的办法,对一个组织来说,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如果生存问题解决了,又会面临发展问题。在这个位面,理解一些做法。
兔子的志向可以从**后的禁烟看出。
讨论贴,如有不对请指出。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啊片作为当时主流的战伤镇痛药,(PS 美军不用。因为用更先进的玩意,mafei)。有一定的制造、持有量以及少量交易到友军,在二战的时代背景下是正常的合理的行为。
: 只要对内不用来剥削毒害百姓、对外不是以它为经济支柱或经济支柱之一,不存在道德问题。
: 以盐为特货向国统区出口,加大生产运动,足够维持陕甘宁边区经济。
: ...................
--
FROM 58.60.184.*
这个,从对方的逻辑来说,就是揪住我的小辫子不放了,对我其他好的方面视而不见。
这时是否可以适用比烂法则:不止我这样,那谁谁谁也都这样。
或者,如果一个组织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那他对大部分普通人是没有吸引力的,发展无从谈起。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逻辑本身没有问题,类似于快饿死了,砍了一只大熊猫做口粮,道德和法律层面都没有问题。
: 但这个在网上容易落入对方圈套和下风。你是不是真的到了山穷水尽,也没有马牛羊等可以砍了吃的地步。
--
FROM 120.237.95.*
我也觉得这不是一个好思路。
再探讨一下,是否可以分析对方此时为什么愿意揪住我的小辫子不放:1.他没有类似的小辫子给我揪; 2.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不怕被我揪住小辫子; 3.他有意要把辩论引入比烂状态。。。
纯技术探讨。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方就是来揪你小辫子的。。。
: 所以按这个思路讨论,进入比烂状态,不是个好思路。
--
FROM 120.2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