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的教育模式其实导致了经济理论很难在中国创新
LZ不是学经济的吧。
【 在 lsnirv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感觉是现在国内教育模式教育出来比较适合跟随型的人才,而西方的经济长期发达,实践和巨大投入,所以西方那套经济学理论比马克思主义要丰富和细节化多了,那么对个人来说,跟随西方经济学理论肯定比跟随马克思主义更占优一点。
: 马克思主义确实需要进一步发展去丰富和细节化,马克思主义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是可能的,但是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那套,在中国创新和进一步发展度很难,看看大部分人讨论经济基本上都靠背书本,所谓提出新见解一些基本理论也是离谱的吓人,所以别指望国人了,特别是当下国人,年轻人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教育模式如果不怎么变化,我个人也不看好。
: 其实不仅仅是经济理论,按道理说中国历史是中国人专业的东西吧,前两天看到一个所谓教授讨论太平天国,拿洪秀全和慈禧比较,发现连太平天国主前期成就主要是杨秀清操作的这个关键点都不知道,还研究个啥呀,到处都是这种讨论,很没意思。
--
FROM 61.144.241.*
所以没有讨论的基础和意义。
【 在 lsnirv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不是了,说实话我只是了解一点经济学知识,所以我不想表现自己多懂经济学,也没什么被人指责不懂经济学的压力,但是我懂基本逻辑和对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认知。
: 现在国内学经济的一般指的是学西方经济学,单就西方经济学来说,但是其一你看如果学经济的去反驳经济学问题,基本上还是硬套西方经济学书本上的知识去反驳,其二,很多学经济的学法律的,在表述一些事情上,基本逻辑表达和对中国基本社会认知都有问题,在这种基本逻辑出现问题的基础之上的论述,很难做到理论型创新,因为理论至少需要逻辑自洽。
: 经济学本质是不是一种实用性专业需求?甚至都不算是科学,算是一种过去经验总结,那么必然需要基于当前中国社会实际去讨论,越是经济学研究透彻的,应该越能把经济学基本知识和中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才算真专业性吧?
: ...................
--
FROM 61.144.241.*
水平不够没能力讨论,你随意。
【 在 lsnirv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搞错了,非专业人士从来就没有参与讨论某个其它某个专业理论的冲动,业内内部自娱自乐讨论本来外人就不会参和,无非就是专业人士从实践角度企图影响绝大部分非专业群体的问题,当专业人士企图对专业外人士施加影响时,那么非专业人士从基本逻辑和常识怎么去判断基本对错不重要?如果做不到一种基本判断,那么整个社会会很危险吧。
: 所以你这是一种托词罢了,从基本逻辑和本国社会常识角度去侧面判断质疑是不是也算一种讨论,真的专业人士既然想对非专业人士施加影响,按标准来说,应对这种质疑是不是应该游刃有余?
--
修改:withintempt FROM 61.144.241.*
FROM 61.14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