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林彪在辽沈战役一开始真的是在打长春和锦州之间左右摇摆么?
那么之前不肯打,后来硬着头皮也决定打了,是什么原因
【 在 kim27 的大作中提到: 】
: 后来哪里看出来不怕打不赢了?一样紧张的要命,但是最后决定一旦下达了,那就没有回头路了,自然得拼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FROM 113.57.128.*
耄官比他大
【 在 LouisRabbi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之前不肯打,后来硬着头皮也决定打了,是什么原因
:
--
FROM 101.24.89.*
搁你上,早吓晕了
--
FROM 58.249.64.*
【 在 dag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们红军时期呢
别说红军时期了,就是淮海,最后突围的突围的时候国军都用上老将空投下来的毒气弹开路了,只不过老将太差劲,连制作毒气弹的都不愿意听命于他,最后实际上是催泪弹,没啥用。
--
FROM 111.197.114.*
也不是不能打,就是没那么大的把握,上级压力一大也就不坚持了
其实不同的层级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101只需要关注东北这一块儿,太祖还要考虑华北和后面的全国
【 在 LouisRabbi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之前不肯打,后来硬着头皮也决定打了,是什么原因
:
--
FROM 124.65.225.*
中央一样催促新四军北上,项英拖拖拉拉不执行,结果挂了。
【 在 xiaohe12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祖让粟下江南,粟并没有说服太祖,
: 粟采取的策略是躺平,抗命,看你怎么滴
: 过了8个月,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 ...................
--
FROM 114.248.122.*
临汾战役应该是给后面的大练兵提供了借鉴,那种条件都能攻克坚城,东野的部队只要训练得当就能拿下长春锦州的。
【 在 lib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临汾战役一结束,101迫不及待的给徐帅发了贺电,没有重炮能够攻克坚城,坑道爆破开创奇迹。
--
FROM 111.9.105.*
一个看战术层面求稳,一个看大战略。不过还是太祖高瞻远瞩。
--
FROM 1.59.52.*
问题是有对比啊,他手里那么多资源已经算很好了,打仗不可能等万无一失再下手
粟裕在华东不比他压力大
更不用说后来去朝鲜的老彭了
【 在 RI1657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书上抄两句:大军出动,将士用命,作为战场的最高指挥员,林彪的任何谨慎都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他必须考虑进攻开始后敌人可 ...
--
FROM 117.136.57.*
【 在 taimur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有对比啊,他手里那么多资源已经算很好了,打仗不可能等万无一失再下手
: 粟裕在华东不比他压力大
: 更不用说后来去朝鲜的老彭了
: ..................你看来读的这方面书不多,
101长期保卫中央, 所以不持重不行,
粟长期游击,自然比101敢下手。
--
FROM 221.2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