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成效。科学技术领域我觉得需要区分一下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两个领域。如果需要深入讨论的话,建议你明确讨论范围,以及对成效可量化的评价标准。不然确实没办法继续。
回到投入领域,这里有篇文章提到了建国以来科研投入的情况,改开前后科研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无明显变化,改开后投入费用逐年增长,并给出了一些观点,摘录如下,供你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0478987
wg10年,科研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为4.58%,而80年代平均为5.10%。
简单说,就是财政性科研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了,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上升的。财政对于科研并未忽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从1979年开始,中国进行了财政制度的改革。在此前,国有企业的利润要全部上交财政,然后再由财政下拨经费,用于国有企业的技术开发、设备更新等等。而从1979年开始,国家开展了国企利润留成的试点,把一部分原来由企业上交然后又划拨回企业的资金直接留在企业手里,这样就导致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快速下滑。
这其实是两种管理模式的差异。改开之前,国家包揽一切,企业的利润全部上交,科研支出全部由国家财政拨付。而在改开之后,国企允许出现利润留成,而新崛起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则更不存在上缴利润的问题,只是缴纳利润中很少的一部分作为国家税收。
由于把大量的利润留在企业,因此国家的科研出也就转到了以企业为主体,而这部分科研支出是不会在“财政支出用于科研的支出”这个项目中列支出来的。比如华为一年几百亿的研发投入,并不会体现在“财政支出用于科研的支出”这个项目里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你说的对,是成效问题。
:
--
修改:hotpear FROM 106.120.64.*
FROM 106.12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