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是谁的事迹?
我印象中,当时每个交通员的具体信息住址在开始查的时候都是有的,说明当时掌握这个秘密交通员的领导已经把他知道的都提供给组织了。只是查这个事情是从最后查还是从前面查而已,我个人觉得从前面查也合理,因为信息太少,你直接查最后一个人很容易走死胡同。
前面几个交通员都有姓名地址而且活到建国后,肯定能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这样也方便追查最后一个人。
当时其实也不确定是不是丢在最后一个人那里。
【 在 zoobla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解释算是合理
: 但是这么多金子丢了,都不透露信息,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 最后一个人一周没回来,就应该觉得不对了,后续手段就应该跟上
: ...................
--
FROM 110.185.163.*
我刚又看了一下这个小说,确实我也记错了,小说写清楚了的,他们开始查的时候没有交通员名单,所以靠林伯渠回忆第一个交通员是某领导人的警卫员,然后找到了第一个,现在是副师长。
之后文章写的是他们找到了当时的解密档案,有6个交通员信息,没有最后一个交通员信息,因为那个交通员是某领导人单线联系的,估计领导人不在了。
【 在 zoobla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懒得回复了,你这些文字没几个站得住脚
:
: 只说一点,按文章所说从头开始查,能找到最后一个也是小概率事件,万一没吃那顿饭、万一没合照,都可能查不出来
: ...................
--
FROM 171.93.134.*
我建议你还是看看小说原文吧,写得挺清楚的了。7个交通员不是一批,都是各个片区交上来的,原著的意思是这松江-上海这位不是瑞金中央政府掌握的关系,是上海那边的关系,所以建国后调查组查中央的档案查不到,因为中央从来没有他的个人信息。
然后这个关系人的上线大概是上海特科或者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人,31年那会儿变动太大,可能牺牲了,叛变了等等,查不到人。
当然,这个设定也确实有点小问题,因为按照原著的说法,中央是把钥匙和凭证寄给他了的,所以总有收货地址。
后面其实人家写得很清楚了,查第一个人从瑞金出发那位,是直接找林伯渠问到的信息,这个人也还在革命队伍,还在当领导,所以很容易找到。从第二个人开始都是档案里面有姓名履历工作经历的,所以原著也忽略了怎么找了,直接写倒数第二个跟最后一个交接。
如果没有解密档案,第二个庙祝都挺难查到的。
【 在 zooblast 的大作中提到: 】
: 1.这么巧?最后一个丢了?前面几个有的都做副师长了,档案还在中央?
: 2.就算档案丢了,这个人叫什么总不会丢吧?他家人在哪里总知道吧?
--
FROM 110.185.163.*
我不相信啊,这个肯定是根据原型加工的小说或者说纪实文学啊。
大家反驳你的,是你一开始张口就说应该从最后一个交通员查起,但这个小说原著写得很清楚,最后一个交通员单线联系的,没有任何信息,所以没法从最后一个查。
【 在 zoobla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懒得讲了
: 怀疑各自保留好吧?你愿意相信就相信
--
FROM 110.18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