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清朝退位诏书,是大清最后一次“割地赔款”
清朝退位诏书,可以说,就是大清朝最后一次割地赔款,是清朝对中华民国的割地赔款,满清皇室用割让全国领土,只保留紫禁城的方式,来换取中华民国不对满清皇室赶尽杀绝,防止出现查理一世,路易十六,尼古拉二世的悲剧。
所以大清一直在割地赔款,对日本割让朝鲜台湾,换取日本不掀翻大清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大清对法国割让越南,也是换取了法国对满清统治中国剩余领土的认可。
所以当中华民国成立,并兵临直隶,全国各地掀起对八旗亡国灭种的仇杀后,大清慌了,再次使用老招式,对中华民国割地赔款,割让全部领土,只保留了紫禁城,来换取中华民国对大清帝国紫禁城政权的保护和扶持。
这和教皇国把所有领土割让给意大利,只保留梵蒂冈教皇城,非常类似。
哪儿来的大清法统禅让传给民国?分明就是大清割地赔款赔光了全部领土而已。
后来大清搞张勋复毙,彻底丧失了割地赔款带来的民国保护和扶持道义,此时民国就可以废除一切皇家优待,把溥仪送上断头台。
--
FROM 114.222.205.*
明末宗室花费总额为定数,大概嘉靖开始限额,万历确定,约160多万白银。
清初八旗花费总额为定数,约1300万两白银,这只是常例费用,保证生活的费用。打仗花销另算。
清末八旗花费总额也比较稳定,一般为2700-3500万左右。这时候已经有湘军淮军了,他们花费不在八旗军费之内。
清初宗室花费已经非常高了,魏源记载,清初入关宗室2000余,道光时宗室约3万多人。奉恩将军以上宗室花销约300万白银和160万石粮食,另外还有闲散宗室28000人,一样消耗数百万两白银。两者折合,一样上千万两白银。这还是道光年间。后期花销更大。
单论宗室,清朝花销也是明朝宗室的十倍级。更何况大清还有花销更大的八旗。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朝退位诏书,可以说,就是大清朝最后一次割地赔款,是清朝对中华民国的割地赔款,满清皇室用割让全国领土,只保留紫禁城的方式,来换取中华民国不对满清皇室赶尽杀绝,防止出现查理一世,路易十六,尼古拉二世的悲剧。
: 所以大清一直在割地赔款,对日本割让朝鲜台湾,换取日本不掀翻大清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大清对法国割让越南,也是换取了法国对满清统治中国剩余领土的认可。
: 所以当中华民国成立,并兵临直隶,全国各地掀起对八旗亡国灭种的仇杀后,大清慌了,再次使用老招式,对中华民国割地赔款,割让全部领土,只保留了紫禁城,来换取中华民国对大清帝国紫禁城政权的保护和扶持。
: ...................
--
FROM 114.222.205.*
万历年间一般认为远比崇祯年间富裕,而崇祯年间又比顺治年间富裕。
结果万历年间每年收税400万白银,崇祯年间搞三饷加派,累计收2000万白银,顺治年间废除三饷加派,并且宣布永不加赋,每年只收二三千万白银税收。
为什么永不加赋废除三饷加派后,顺治地盘比崇祯小,收税反而比万历崇祯年间高呢?
把三饷加派全部搞成正税,那就不叫加派了呗。钱不够全省官员捐献俸禄并且再搞摊派,那就永不加赋而大清收税越来越多了呗。
乾隆常年收税4000-5000,有时候打仗多了,收8000万白银,这些钱里,大概二三千万是八旗铁杆庄稼,动不得,还有一千多万是宗室俸禄,少不得。剩下大概不到1000万两白银,才是大清朝政府正常开支,给官员发俸禄和养廉银用的。
至于经常暴增到8000万白银,那也是给八旗打仗的饷银,和政府开支没关系。
这就是为啥大清收税比明朝多,但各地桥梁为代表的公共建设却远比万历朝少的原因。用的地方不一样么。(同济学者研究江南桥梁建设,发现明代万历朝是江南桥梁建设巅峰,其他各朝数量远不能比)。
但是现在都知道明朝宗室花销大,却不知道清朝宗室花销更大,占全国生产总值比例更高。可能就是清朝文字狱效果,和大清遗老遗少宣传的影响吧。
明朝搞皇庄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清朝皇庄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知道的人却不多了。
清朝王府管家写的回忆录,可是清楚记载了,大清王爷规模更大的皇庄,和地方士绅对王府的土地投献(为了免除赋税,只给王府交税,明朝皇庄也是这个套路)。这个规模,只比明朝更大,只是没人宣传而已
【 在 yushan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朝万历年间,国库收入4百万白银,宗室花费160万两白银。
: 明朝宗室,皇子公主除了工资,赏赐大量土地,皇子2万晌,公主2千晌。清朝皇子公主不赏赐大量土地,外带开皇店,搞垄断经营。所以,明朝公主皇子富得流油,清朝从雍正开始一直到清末宗室,皇子,公主穷的入不敷出。
: 拿明朝宗室比清朝,有点不公平,明朝亲王,工资五万担,赏赐土地2万晌。这还不算,诸王垄断当地贸易,开皇店。比如说,福王封地洛阳洛阳盐引,加油站,烟草等等都由福王垄断,必须从福王手里才能拿到经营许可证。
: ...................
--
FROM 180.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