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很多人不知道,太祖的起步其实是学生会主席
太祖初始舞台(家境)很一般,但是依旧混得风生水起,如潜龙在渊,蛰伏只是为更好地一飞冲天!
【 在 lanling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
--
FROM 114.249.225.*
太祖干革命是先驱,但在那个看学历的年代,太祖宁愿去藏经阁当扫地僧也不愿去混文凭,宁愿送新民学会友人赴法勤工俭学也不愿自己留洋而要留在国内探索真正的救国之路,这些绝非常人的选择。那些干革命比太祖慢半拍甚至几拍的在跑去喝洋墨水回来后,都俨然钦差大臣,牛逼哄哄,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太祖也去法国、德国、苏联转一圈,后来的路是否更顺畅,中国革命是否少点波折?但历史没有假设,感觉太祖挺亏的,很多次靠边站,如果不是自己是绝世天才,能力挽狂澜,一切都得灰飞烟灭。
【 在 lanling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祖是真牛,他在一师六年半只花了一百多块的,其中吃饭只花了三十块,大部分钱都拿来买书报。
: 就这样,他还能混成孩子王,还泡到了一个白富美。。。
学生会虽然小儿科,但也是学习复杂的人性这个活书的最好教科书,未必就比理论的死书不重要
--
修改:yam FROM 114.249.225.*
FROM 114.249.225.*
外语不行和留洋不矛盾,在国外有很多语言学校,有环境外语提高的很快,那些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一家子...),还有大批留洋派们(周、朱、邓、陈等等),不都过了语言关吗?关键去苏联镀一层金,和列宁、斯大林握握手,先混个脸熟,为后续回国打下人缘基础。
【 在 lanling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倒不是太祖自己不愿意
: ...................
--
FROM 114.249.225.*
国外很多来自浙江温州和福建的偷渡国人,年龄也很大了,在国外开个酒店啥的,混得风生水起,有国外大环境语言关过得很轻松,绝没有想象中难;反而在国内学哑巴语言,提升很慢。其实以我们后来者的眼光看,太祖如果想要中国革命发育早期不受留洋派的影响,最关键的就是自己去留洋,做个留洋派,关键要喝点苏联的洋墨水,一定要和老列、老斯混熟。
【 在 lanling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 老毛是被小时候的环境耽误了
: 他从小受的传统中式私塾教育,十六岁才进了西式小学堂第一次接触英语,当然他很快就跳级追上了进度,但他毕竟也受客观规律的约束,语言这种东西,还是要靠从小学习的童子功才行。
: ...................
--
FROM 114.249.225.*
太祖一师毕业时候的国学底子其实已经深不可测,后面慢慢自学扩大底蕴足够了。关键是西方原汁原味的马列主义文章看得少,这方面的理论、策略和方法的储备比较薄弱。再加上没有镀那一层留洋的金,35年之前没少吃亏。刚才一百度,见过列宁的都有好几十人。“见过列宁的中共著名活动家有陈独秀、张国焘、刘仁静、彭述之、瞿秋白、张太雷、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萧三、柯庆施、邓培等,他们主要是在共产国际历次代表大会上见到列宁的。”
【 在 lanling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 老毛是被小时候的环境耽误了
: 他从小受的传统中式私塾教育,十六岁才进了西式小学堂第一次接触英语,当然他很快就跳级追上了进度,但他毕竟也受客观规律的约束,语言这种东西,还是要靠从小学习的童子功才行。
: ...................
--
FROM 114.249.225.*
太祖不出国留下的只是一个传奇,不出国一样打天下,他的战友中,那些留过洋的,霍霍中国革命还不够多吗?一声叹息,可怜了很多革命先烈!
【 在 lanling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有不少亲戚这么混出国的,主要靠亲戚带亲戚,真的不需要外语水平,很多偷渡国人,很多一辈子都在唐人街混,基本对话可以,但要能上大学的程度就呵呵了,别说外国大学了,就是国内大学的课程,大部分国人也是分开字都认识,凑一块不知道在说什么。
--
FROM 114.249.225.*
感觉还是有点用的,毕竟属于一个圈子里的,可以共进退。譬如早期周相的朋友圈,还有王明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就好比有一天爱因斯坦对杨振宁和李政道的一篇文章感兴趣,召见哥俩,老杨见完爱因斯坦后脑子一片空白,但这不妨碍这成为逼格。当然,太外围那种观众可能不够看,哈哈:)
【 在 lanling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毛用。
: 问题是你记得见过列宁,列宁记得见过你吗
: 我还见过我们市长呢。
: ...................
--
FROM 114.24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