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饶漱石输在没有人脉
这是历史事实。
40年饶漱石任东南局副书记,从此成为陈毅的直接上级。
之前饶漱石担任过省委特派员、省委代理书记,全面主持过白区工作。
而陈毅之前担任过的是县委书记和军一级职务(同期饶漱石曾经的下级方志敏都担任了军团级领导),
地位跟饶比还是差了一些。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虾扯蛋了, 老刘都是破格提拔
:
--
FROM 125.33.198.*
你太搞笑了。
事变前夕饶虽然是东南局副书记,
但分管的是地下工作(工作成绩很突出),
在新四军并没有具体的军职,
不参与具体军事指挥不是很正常吗?
等事变后他成为新四军政委,
新四军有谁不听他指挥?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不然饶为啥最后会输成那个样子?笨的跟你一样。
: 皖南事变前夕还在相互摆谱比谁的官大,谁有资历,事变了连队伍都带不出来,
: 还有脸说自己是副书记。
: ...................
--
FROM 125.33.198.*
你这黑的没有逻辑啊。
去军调部是中央的指派(跟饶长期在美欧搞地下工作,精通英语应该也有关系)。
再说那军调部也不是只有饶一个人,
还包括叶剑英、陈士渠、宋时轮、许光达、韦国清、耿飙....,
都是“为了更高位子,跑去军调部混日子”?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饶别说是在弋阳呆不住,在新四军他也呆不住,
: 1946年为了更高位子,跑去军调部混日子,结果还被蒋和美国人摆了一道,耽误大半年
: 。伍修权就能干的活,需要他去坐镇?
: ...................
--
FROM 125.33.198.*
饶跟错误路线有什么关系?
犯路线错误的其实是陈毅,本来是红四军3巨头之一,
结果和朱德一起反对毛的正确路线,
把毛搞下台还给个处分,自己当了红四军前委书记。
毛非常生气:
“我平生精密考察事情,严正督促工作,这是陈毅主义的眼中钉,
陈毅要我做八边美人,四面讨好,我办不到”。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叫贡献,那叫做了错误路线的牺牲品,被耽误了,
: 饶在进入新四军之前,都是边缘人物,上面路线错误,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
: ...................
--
FROM 125.33.198.*
军调部都在混日子?
你这都什么见识。
对了,对岸以及这边的果粉复盘为什么丢掉大陆时,
把1946年的东北停战协议列为仅次于西安事变的关键因素。
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那份15天的停战协议,
国军在东北就会击败林彪的部队。
所以在敌方看来,饶在军调部东北执行小组的工作可是为中共立了大功。
虽然对岸夸大了那份停火协议的作用,
但它为林彪指挥东北民主联军进行战略转移和休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也是应该承认的。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点脸,军调部是不是全部都在混日子?
:
:
--
FROM 125.33.198.*
你这样无脑贬低军调部工作,
周恩来、叶剑英、李克农.....这些人同意吗?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饶去军调部,就是奔着官位去的,
: 而且饶自己是亲身经历过皖南事变,
: 按常理,他应该要知道军调部的工作不会有任何结果
: ...................
--
修改:jfs2 FROM 125.33.198.*
FROM 125.33.198.*
你在黑军调部之前,对其是一无所知啊?
军调部受由周恩来、张治中和马歇尔组成的军事3人小组领导。
军调部设立3委员,中共方面是叶剑英。
中共方面参谋长是罗瑞卿,秘书长是李克农。
在参谋长之下设6个处:
计划执行处,处长宋时轮;交通处,处长耿飚;整军处,处长陈士榘;新闻处,处长黄华......
饶漱石是军调部书记,兼东北中心小组组长和共方代表,
该组其他成员有李克农、许光达、李聚奎、王首道和耿飚。
饶漱石在军调部的贡献,你可以去看耿飚、伍修权等人的回忆录。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这几个人,还用饶漱石去么?
: 饶到底哪一点体现出饶是个谈判高手?
:
--
FROM 125.33.198.*
你这什么都是阴谋论,而且自相矛盾。
既然你说军调部毫无用处,里面的人都是混日子。
那么一个毫无用处混日子的机构,争山头有什么意义?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就去做个翻译?他那翻译水平能高过王光美么?
: 老刘叫他去,纯粹就是让他去争山头去了。
: 你明白了么?
: ...................
--
FROM 125.33.198.*
你对刘和饶过于情绪化了。
刘和饶都是非常能干也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物。
太祖云“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上刘和饶就是专干这些扯蛋的烂事
:
--
FROM 125.33.198.*
你还在纠结这个问题。
前面的就不说了,后来饶担任新四军政委、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
那么华东、华野的所有成就,饶作为老大都有很大一份功劳。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陈毅粉丝津津乐道粟裕要靠陈毅才能压住华野阵脚,
其实大力提拔粟裕、坚定站在粟裕后头的那个人是饶政委而不是陈军长。
陈毅离开新四军去延安、离开华野去中野,影响到新四军、华野的发展了吗?
并没有,陈的离开某种程度上反而可以让粟大展身手。
而且陈毅本身在华野威望并没有那么高,
46年华中军区领导人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就联名发电报给中央:
陈(毅)佳电悉。我们对陈此部署决不同意,对陈这几个月在华中指挥亦深表不满。
饶明明都离开华东了,陈毅粟裕等人为什么要发电给中央请饶回来当老大?
原因很简单,陈毅压不住阵脚,相反饶的威望却足够高能胜任这个角色。
当然,高饶出事后粟裕也因此受了牵连(因为当年饶提出以粟代陈),
陈毅亲自主持“华东同志座谈会”,
就“饶漱石和粟裕的关系问题”,对粟裕进行集体“帮助”和“批评”。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饶做了啥贡献?
:
--
FROM 125.3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