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萧克回忆录》中的高志远事件
军政委员会,一共5票,宋,邓只有两票,没啥用,
如果把程世才拉进委员会,估计会好一些
【 在 quans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事宋邓都反对。萧硬搞得
:
--
FROM 39.64.251.*
我感觉宋时轮责任更大,当然在那个时间点,邓华,宋时轮都不具备独当一面,开拓根据地的能力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邓支队留下的三个干部包森陈群和单德贵都是参加过土地革命的老红军,除了单德贵后来叛敌外,包森和陈群都牺牲在抗日前线,牺牲时都是主力团的团长,可见宋邓支队如果不是仓促撤离本来是可以发生更大作用的。邓华把他和萧克冲突抬高到离开的程度,咋不想想看为啥不在原地跌倒原地爬起而是跑晋察冀找聂提辖要地盘呢?他离开的时候带到平西的老三团还是保存完好的,里面有完整的四个红军连,后来扩充为平西的六七团,六团重新划给了雁北的邓华,七团则参加了平北根据地的开创,这个条件比原地苦撑的李运昌如何?不谈这些非要拿个人恩怨来说事就没意思了。宋时轮的老雁北支队也留在平西成为了平西的9团,而冀东撤退的时候四纵主力甚至没有和鬼子对上就撤走了,这对当地的士气打击远比高志远的事情要大太多了,尤其是当时各路领导都要求邓华在冀东坚持的情况下,要说冀东情况恶化邓华才是最大的责任人。损失数万人的西撤难道也要萧克给他背锅?
--
FROM 39.64.251.*
肖克那时还在120师,对这事管不着,是中央给邓华,宋时轮寄以厚望,准备让他们像聂帅一样,独当一面,可惜他们辜负了中央的期望,不但能力上不足,决心上也不足,
冀东失败后,中央认为,还得派水平更高的人过来,太祖点名让肖克担当重任,统一领导宋时轮,邓华等人,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搞错了吧,萧克主张撤退到平西,高等大部分人不同意
--
FROM 39.64.251.*
容易指挥,不容易抗命。当年粟大将把叶飞起家的1纵,许世友起家的9纵,交到宋时轮手里,对宋说,我对你非常非常重视,给你的都是华野最强的部队,云云
宋时轮说,我不要最强部队,我只想要我自己的老部队,10纵,
粟坚决不给,
【 在 c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这么做图啥?
--
FROM 39.64.251.*
我说的事情是在解放战争时发生的,跟抗美援朝没关系
抗美援朝时派9兵团肯定时中央的意思,9兵团是华野实力最强的兵团,
【 在 Deepmount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肯定是JW的意思,也是华东高层集体讨论过的,粟裕只是代表华东签署命令。JW的意思可以猜测到,就是派出最强部队。粟裕只是在讲场面话,被你歪解成个人意气用事了。
--
FROM 223.104.189.*
你不清楚那段历史,中央给宋时轮邓华的头衔是八路军第四纵队,120师没资格指挥他们,
只有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才能指挥
邓华从晋察冀跟杨成武争执了半天,好不容易要回来一个主力团,准备到冀东干一番大事业
贺老总比较小气,不给宋时轮部队,给的部队连枪都没有几个,所以宋时轮不敢去冀东,磨磨唧唧
邓华宋时轮在冀东遇到失败,非常悲观,请求撤退,中央,八路军总部严令,不能撤退,除非是到非常危机关头
他们一合计,现在就是危机关头,直接跑了,中央狠生气,
李运昌跟着他们跑到半路,感觉这样不科学,还是回去跟日军斗争到底。
因为宋时轮,邓华的失败,太祖点名让肖克出山,领导他们两个,因为肖克那时没部队,跟贺老总关系也不好,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脑袋有病吗,从冀东撤出到平西是120师的命令。萧克去了后也是坚持执行这个命令。李运昌抗命了,高想抗命,区别在这里。
--
FROM 223.10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