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何长工为何站队张国焘,这个比较奇怪吧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原因是他认为张老四的红四八万人此时是革命的主体,不要说他了,就连101都认为红四干的比红一成功,人数那么多。聂提辖敲打了他。
人多羡慕是正常反应,但是跳船过去就不太正常了....
--
FROM 111.197.113.*
【 在 xiaohe121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张趁着胜利,见好就收,坚决反对陈,徐打百丈关,这水平比他们两个高出一档呀,
: 还被他们发电报,狠批了一顿,
: 这一仗下来,8万变4万
你不能拿着一件事就说 张行陈徐不行。
那过去那些胜仗是谁打的,如果这件事的责任是徐陈,那过去胜仗的功劳也是徐陈?
张老四作为一把手就弄个组织和扩兵?
--
FROM 111.197.113.*
【 在 y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草地会师的时候,领导人里面好像就太祖和张是一大代表?貌似开始谈话还比较投机。那时候党内除了太祖,没人是张老四的对手。若没有太祖,党中央那时就被张整编了;当然若没有太祖,中央红军和党中央也许去湘西时就被消灭了。
不说别的,光是当时给张什么职位,就这么一件具体的事,就能看出来太祖比别人高明的地方。
张闻天要让总书记,太祖说不行,给总政委吧。后来张闻天和彭总,都反复说过事后觉得太祖真是高明,思虑周全。
--
FROM 111.197.113.*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冷宫两年没智慧也被逼出智慧了。。。
不,我相信这种智慧是天生的,只是看什么时候被充分激发。 否则大家都被 冷宫两年 就都有如此智慧了? 显然不可能
--
FROM 111.197.113.*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被打入冷宫前脾气火爆的厉害,连他的弟弟都受不了的,等遵义会议后他就感慨的说过,办什么事都要有个大多数啊,换成是之前的太祖,遵义会议后博古很可能连常委都保不住的。
这个是实情。 太祖在井冈上收受到了“自己是少数派”的挫折以后,从冷板凳上站起来,段位明显提高了。
遵义会议以后相当长时间,太祖都是“只话事不压人不收拾人”,草地时期和后来的王明路线时期,大多数站太祖,更凸显了太祖当时处事的顶级功力和火候。
--
FROM 111.19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