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叶飞回忆录里提到南下干部
说是大军渡江前,准备了大批干部接收蒋管区。
浙江准备了8000干部接收。
叶飞解放福建,只给了4000干部,叶飞深感不足,四处求人,有了5000干部。
等这些干部帮着建立起新框架,把党的政策贯彻下去。
后来本地人就嫌弃这些南下干部,嫌他们外乡人,水平不够。
上世纪80/90年代浙江还发生一件事,
北京希望宁波某人任浙江省长。
为了差额宣布,找了个上海干部陪标。
结果人大嫌弃他是南下干部水平差。
把陪标的选上了。
只能一边看电影,一边请示北京,最后上海同志成功上位。
这就好比蓝红两家公司。
红家把蓝家并购了。蓝家股东跑到一个小岛上去了。
红家派了一批自己的员工,去蓝家。
把蓝家体系做整改,改成红家体系。
这些员工也就在蓝家占了一些关键岗位。
整合完毕后,原来一些蓝家公私的精英,
在熟悉了红家系统后,
就觉得自己更优秀,这些红家派来的员工,德不配位。
--
FROM 122.9.80.*
你这个比喻不如没有
原事件很清楚,反倒是比喻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是大军渡江前,准备了大批干部接收蒋管区。浙江准备了8000干部接收。叶飞解放福建,只给了4000干部,叶飞深感不足,四 ...
--
FROM 124.64.17.*
没那么简单。
我从小经常听到南下干部这个词。
多半和没水平,大老粗,占位子,这些混在一起。
所以我受影响,对南下干部印象也一般。
直到看到叶飞回忆录,仔细思考了一下。
这些干部实际是离开家乡,随大军到蒋管区。
新秩序新政策的建立者,初始执行者,示范者,和前期监督者。
所有原蒋管区的人,受益于新中国新政策的,应该感谢他们。
而不是抱怨他们占了一些位子。
【 在 TMK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比喻不如没有
: 原事件很清楚,反倒是比喻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
--
FROM 122.9.80.*
南下干部与地方干部的矛盾
70年代后,南下干部崛起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是大军渡江前,准备了大批干部接收蒋管区。
: 浙江准备了8000干部接收。
: 叶飞解放福建,只给了4000干部,叶飞深感不足,四处求人,有了5000干部。
: ...................
--
FROM 221.227.135.*
南下干部不大多是学生,怎么是大老粗?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那么简单。
: 我从小经常听到南下干部这个词。
: 多半和没水平,大老粗,占位子,这些混在一起。
: ...................
--
FROM 183.222.201.*
比如这样的。
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山东省**县政府财粮科干事、县政府文书,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班长。
1949年5月起,任**地委工作队组长、地委调研室组长、土改工作队中队长、地委办公室秘书、地委调研科科长,省委办公厅秘书.....
在地方精英眼里,就看不上了。
【 在 Peugeot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下干部不大多是学生,怎么是大老粗?
--
FROM 122.9.80.*
当时四野大军南下,很多人被安排做县长,公安局长一类的,
很多人不愿意,说好不容易解放了,要回老家好好过日子,
【 在 Peugeot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下干部不大多是学生,怎么是大老粗?
:
--
FROM 117.136.94.*
这些外来干部的一个特点是和地方利益集团交集少,进行土改抓捕这类得罪人的工作不会有犹豫。当地干部就容易受到人情影响。
【 在 xiaohe12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四野大军南下,很多人被安排做县长,公安局长一类的,
: 很多人不愿意,说好不容易解放了,要回老家好好过日子,
--
FROM 112.18.5.*
不都是学生,部队的人不少
【 在 Peugeot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下干部不大多是学生,怎么是大老粗?
:
--
FROM 123.13.188.*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是大军渡江前,准备了大批干部接收蒋管区。
: 浙江准备了8000干部接收。
: 叶飞解放福建,只给了4000干部,叶飞深感不足,四处求人,有了5000干部。
: ...................
本地精英就是欠收拾。
即便是tg的建国过程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和常工的路子相比),也还是留了一些传统豪强和大族,这些人当然不会极力维护自己利益。毫无疑问,wg又狠狠的把他们打击了一次,才有了后面时机到了以后的经济腾飞。否则即便时机合适,这些旧关系也是绊脚石
--
FROM 111.19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