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条暗线。九月会议,会上将明确工作重心逐步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逐步经营城市。
这是会议后第一战,首战必胜是是我党我军传统也是此时稳妥的选择,不宜玩风险大的打法。(说严重点,全国各地来的代表都看着呢,万一玩砸了,西柏坡九月会议讨论的算怎么回事。)
因为目标的变化:
以前,如果实在不能及时拿下,撤围另寻战机是往往还算可以接受的;这次不行了。
以前,阻击部队利用纵深挡住国军援军一定时间,攻击部队打下后加几天搬运物资再放弃,可以说标准的胜仗;现在则不太乐意接受。
所以要求是最好能稳妥拿下、且以后不会再放弃,最最好彻底打掉敌人想夺回的念头。便于以后经营城市。
这就是集中尽量大的总兵力,攻城打援并重的内在因素。
(史实上大概仅此一仗有此要求。之后的,或者我军目标是歼敌而非城市,或者我军已经摧枯拉朽。)
西柏坡提到几点细节,与此相关:
打援时不要玩三个纵队从敌人背后杀出这种乱战模式,要用正面阻击为作战方式。
第一目标是拿下济南。(实际是明确此阶段打五军可以暂时放放。不作为独立的目标,而是打援服务于打济。来了就打掉,不来或来得慢没打上也不是问题。)
粟裕中前期关于布阵讨论中大概多少有希望打援干掉5军的想法(军令状没明确说取消或暂时搁置)。在后来讨论明确济南为唯一目标后,也有电报催促西线三、十纵尽快攻商埠。
完成战略目标,实际是两方面:
济南拿下 + 各方情报确认国军比预估的状态差得多、根本就是无力救援和反击。
--
修改:zea FROM 117.143.103.*
FROM 117.14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