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哪些将军是内战外行,外战内行?
不是国力差距大,是近代体系差距大,国力没有有效转化为现代战争资源而已。
比如抗美援朝志愿军就算从苏联搞到现代武器,虽然那些武器不如美国但是不会比日本人武器差多少,代价没割地赔款,虽然还贷费了不少劲,那点费劲比日本人伤害肯定小多了,这就是建立现代国家体系后,有效的把国力转化为一部分战争资源,除了武器,还有无形的,比如军队的组织性,军官的筛选和培养。
然而将军的平均能力就是近代体系差距的一种具体体现,很多人用的是田忌赛马模式,是拿国民军队将领里面的上等指挥水平和日本人体系里的下等指挥水平去比。
【 在 CodePeasant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力差距
: 几个将军能扳回来?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N9860」
--
修改:lsnirvana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把两人各自在抗战里面综合战果对比就知道了,因为我们是仇视日本一方,很难去做理性收集日本军官的战果信息。
【 在 CodePeasant 的大作中提到: 】
: 薛岳是正面刚多田骏的吧?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N9860」
--
FROM 120.245.64.*
这是必然的吧,通常双方差距再大,弱势一方也有亮点,清末对外英勇的有邓世昌,关天培等,打得好的也有刘永福,冯子材,聂士成这些,不过这些亮点对整体结果有限,很难改变事情本身走向。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实话有几位国军将领抗日打得不错,打内战觉得打同胞没意思就没动力、磨洋工,孙连仲、刘汝明
--
修改:lsnirvana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战争的存在是政治的延续,普通人看战争则是带着立场为了追求爽,对于政治家来说,战争只有输赢之分,大部分战争就是为了赢,其它比如依赖什么赢的其实不重要,单纯从军事角度,军人就是为了求胜,所以对于严肃的专业军事角度,他们会客观的总结经验教训,也会客观去研究对手的具体表现,为了追求最终的胜利,不会带那么多情绪。
现代社会,西方有皿煮,中国也讲究群众路线,那么民众的监督或者看法的作用越来越大,所以爽归爽,在严肃问题上的理性看待必不可少。
所以很多人为了让自己心理舒服,倾向于贬低对手和夸大我方,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真的深信了这一切,对于民众监督和所谓皿煮策略,并不有利,容易导致处于劣势不知道甚至以为处于优势沾沾自喜或者狂妄自大,过于冲动,这里面信息有限是客观原因,不容易改变,但是主观倾向是可以纠正的。
现代社会往往有专业人士兜底,但是也侧面说明了普通人在这些事情当中作用很小。
【 在 CodePeasant 的大作中提到: 】
: 薛岳是正面刚多田骏的吧?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N9860」
--
修改:lsnirvana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薛岳战区司令级别,这是把他的战区战果都算到他头上了?
炮党自己1946年公布了抗战总共杀了48万纯日本人,建国后大陆这边有一个统计的是包括解放区和抗联击毙55万,薛岳一个人就占了1/5了,其他人好惨。
抗战时期14大战区,平均一个战区历任2,3个战区司令吧。
【 在 slpsh 的大作中提到: 】
: 薛岳杀了10万纯小鬼子
:
--
修改:lsnirvana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我只知道炮党46年自己总共统计是杀死48万日本士兵,但是这里面属于薛岳的数字好像没明确提供吧,不过十万也能理解,可能有数据共用的可能性,比如薛岳指挥同时也有其他人一起指挥的战役杀死的鬼子,参与指挥的都可以把自己指挥的军队战果算上。
【 在 CodePeasan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说是多少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N9860」
--
修改:lsnirvana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显然你没明白我的话,纵观中国历史,在腐烂的朝代,哪怕王朝末年对敌的时候都会涌现少数勇敢的反抗者,再腐败贪官再多的朝代,都有个别海瑞,像海湾战争,伊拉克一方显然也有零星勇敢反抗者,只不过差距越大,出现的概率越低。
日本有个动画片:浪客剑心,背景是日本维新新旧势力的角逐,主角再勇猛,实际上还是失败者,改变不了大势,因为有更多的放弃投降者。
ps;这里我记错了,主角是维新派的刽子手,他的强大对手是守旧派的剑客
我的意思是,这种现象是必然性现象,改变不了结局和大势,对我们总结避免王朝周期律不能说没用,但是用处不大。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刚好说反了,对日双方差距大,取得战果不容易,只有将领和整个部队真不怕死才有点战果,大部分人望风而逃。看看对日中条山、豫湘桂战役,各自号铁军、钢军被打得惨不忍睹,当时省会广州四天沦陷、桂林两天沦陷。打得好的衡阳孤军守了48天。
--
修改:lsnirvana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其实我们很难准确评价一个将军的真实指挥能力,将军的能力除了和个人相关,和周围环境以及局势的相关度太大了,曾经很多名将都在名不经传的将领面前马失前蹄,薛岳指挥长沙会战表现确实很不错,但是后面就无法复制了,我估计在炮党其它众将眼里,他的实际能力没有所谓消灭日本数量那么占优。
像傅作义,杜垏明这些人估计不会认为比薛岳能力差,很多所谓不服气就源自这里。
【 在 iwill9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实上,这几个所谓的国军战力天花板,内战是真不行,外战实际上也不行,矮子里面拔高个而已。
:
--
修改:lsnirvana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日本走向发达核心并不是反抗列强,而是维新,旧势力也想反抗列强,守旧派比维新派对列强的排斥更加顽固和全方位的,也被维新派镇压了,维新派对列强国家是不愿意轻易放弃利益,但是对于从列强请人才,学习技术还是比较从心的,在很多时候也向列强低头,那么镇压旧势力的维新派最终成为主流是对还是错?而且压制顽固旧势力其实并没有把日本那种杠精杠精的本性消灭,军国主义思想诞生于维新派。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知必败的孤勇者当然有用,比如近代封建日本对抗列强的悲壮赢得了列强尊重,最终走向发达国家。反观大清一再妥协退让,沦为半殖民地。
--
修改:lsnirvana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
吓坏个别人和吓住别人国家两码事,你太小看一个国家机器的残酷和理性了,义和团那会也有很多义和团和清军勇猛的,或许会让列强改变一些策略,但是不会让列强改变搞定中国的决心,也就是说对国家机器,你的韧性有价值但是恐吓的价值并不会超过韧性多少,在这里我不否认英勇反抗有他的价值,我只是想说这个价值和改变周期律的智慧不是一个高度,如果没有智慧,再英勇的民族也会被慢慢驯服。
真正的狠人与狠人之间不存在害怕,而国家机器只要愿意,可以招来最心狠冷血的人。
当初列强那会对日本要的是经济利益,日本满足了经济上面的列强需求,他搞维新,那会列强非常愿意,因为更有利于做生意赚钱,那会列强智慧或者说国与国政治斗争普遍还没今天的高度。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想维新,首先也得内外都有条件。日本明治维新前,英法都和日本干了几次,日本各藩都是不怕死的打,即使战败,几十名被责令破腹谢罪的武士逐个将内脏掏出抛给法国大兵抗议,吓坏法国公使!
--
修改:lsnirvana FROM 120.245.64.*
FROM 120.24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