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打第一枪是谁提出来的,是不是矫情?
不打第一枪是为了画红线,
并且给对方一个可预期的结果。
不打第一枪,对方越线就坚决打回去,这是一组政策。
这样敌人克制,敌人就无损。
敌人越线,敌人就受损失。
敌人轻易不会越线。
这就是防御政策。
不打第一枪,敌人越线,自己就往后缩。
这不叫不打第一枪,这叫怂货。
这样敌人克制没好处,越线有好处,敌人就会不断越线。
【 在 slpsh 的大作中提到: 】
: 打之前都预告好多次了吧
: 例如悬崖勒马
: 勿谓言之不预
: ...................
--
FROM 122.9.80.*
老一辈搞的不打第一枪的政策。
不代表后辈会同样执行。
间或会有人站出来说,不打第一枪,但是谁开第一枪,不给他打第二枪的机会。
这是符合老一辈的政策的。
但是,后辈会不会执行这个政策,老一辈西去,已经管不了了,也不背这个锅。
总的来说,老一辈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不吃亏。
能搞的就搞,没法搞的就嘴炮。
敢打紫石英,敢出兵朝鲜,敢对阿三出兵,支持北越,但是不再攻打台湾。
炮击金门,也是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当然,如果美舰先开火,也一定会还击)
误击香港民航,一样道歉。
在实力范围内,忍气吞声的没有。
在实力范围外,自找吃亏的也没有。
就我看看来,老一辈如果在:
就现在中国的实力,
台湾已经统一了,阿三那边PLA估计也能前推,
而日本排废水,也就是在联合国搞提案抗议,禁止进口鱼产品,别的也就骂骂。
【 在 Craptop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后藏南就没了?
: 现在是这么一副怂样
--
FROM 122.9.80.*
其实是低估了阿三。
我方选择的分界线都是山脊。
估计是认为阿三不会越过山脊,那样后勤非常困难。
没想到阿三根本不在乎口的生命。
阿三和小巴抢锡亚琴冰川,那地方原来以为是小巴和中国的分界点,
高山冰冻鸟不拉屎,结果中巴都没派人。
结果阿三硬上去守着,累计冻伤致残上万人。
另一个老耄格局比较大,估计是看到阿三那么菜,心想,你先替我守着。
既然未定界,地盘归谁,不靠现在谁守,看谁力量大。
我啥时候想要,伸手就要了。对付老蒋就这样。
哪想到后来人比较。。。。
我们老说,中印边境后勤困难,其实阿三比我们还困难。
我们是平地,阿三是平地爬高5000米搞补给。
我们现在是平地给3个旅补给,阿三是爬5000米山给10个师补给。
【 在 Craptop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可能还是顾虑苏联对印度的支持,导弹危机一过就赶紧收兵,
: 但从后视镜角度来看,藏南的让步有点太大了,尤其是后撤20公里,这个有点让得太多了,印度兵那个德行,也就打打果阿还凑合,难道是张国华过分强调困难,把领导给吓住了?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