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长津湖太惨了
宋在国内打仗的后勤可以依靠老区人民的小推车,
朝鲜不一样,
出国作战前,后勤问题自己不抓不催光等地方zf解决?
出了国,后勤不重视运不上去除了怪自己,还能找朝鲜老乡的责任不成?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时轮一直在替9兵团喊冤,当时伤亡绝大部分是冻死冻伤的,结果将宋安排到军校,相当于退出一线。这对宋也不公平
--
FROM 124.64.22.*
你看宋除了发电报抱怨之外,做啥了?
本来还可以做更多的,
他们是没钱么?不可以就地筹措花钱买么?
征用了打白条都没有任何问题。
在山东的时候几个月时间国内海运陆运是通的,
本地没有不能去有贸易的城市?
不能安排管后勤的解放军军官去协调去采购?
其实东北就有足够的保暖物质,
只是来不及分发下去而已,
提前一个月精心准备,就完全可以领到发下去。
说白了就是国内打仗不注重后勤习惯了,
粮食伤员都有地方zf运,枪弹有运输大队长
但是出国作战你不自己想办法,
粮食被服不会天上掉下来的。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特意查了这方面资料,第一,九兵团紧急入朝时间是上面定的不是宋主动要求的,因为已经打到鸭绿江了没法拖。第二,宋在华东、山东一路都有向JW发电报,请示配发适应朝鲜严寒湿的厚棉衣。上面要求地方解决,华东、山东、东北地方都强调了困难,相互在推诿,宋没权力要求这三个地方任何一个地方ZF解决。最终没查到是哪里解决的薄棉衣,估计是华东。9兵团冻死冻伤数万人,JW负责这块的领导要负很大责任。因为冻死冻伤问题彭、宋都发飙了。宋也因为这战后坐冷板凳,而同期其它将领回国荣耀无比。
--
修改:tanV FROM 124.64.22.*
FROM 124.64.22.*
宋最大问题就是"等"棉衣啊!
兵者生死之地存亡之道,
别人不开席自己就得饿死?
东北军区后勤部门仓库里就有五万件日军棉衣,
如果能提前准备,早就能发到第一批一线部队了。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特么就是傻喷,9兵团十几万人,物资是JW配发的,有钱都买不到,况且宋没钱,当时物资都是统筹的,只有ZF指定棉花分配,适合朝鲜的厚棉衣是ZY下达任务,地方ZF按照下拨的棉花组织生产,再移交给宋。宋部在国内等了几个月,都没等到厚棉衣。
--
修改:tanV FROM 124.64.22.*
FROM 124.64.22.*
tg不是土匪,
实际情况是
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直接打开后勤仓库让九兵团自己拿。
打过仗经历过东北冬天的人一看就明白孰轻孰重。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是搞笑吧,东北高岗比宋高好几个级别,当初可是敌众我寡,突然一板砖拍死土匪头子的人,宋一路从华东、山东、东北都要过棉衣未果,宋胆敢去东北军区仓库抢棉衣,当场击毙。
--
FROM 124.64.22.*
根本不是梭哈,
你看地图就明白了,
西线打得美军落花流水,
西线进展越大,侧翼暴露就越多。
而东线美韩军都已经到鸭绿江了,
如果9兵团不上,
整个志愿军西线兵团就有被抄后路包饺子的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9兵团着急入朝的原因,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来不及等。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本来是做后备力量,发现美军是纸老虎之后,才一把梭哈,全压上去。
: 1950.10.31给宋的电报明确让宋"兵站事务须自设机构办理",
: 说明宋在东北根本就没有后勤。
: ...................
--
修改:tanV FROM 124.64.22.*
FROM 124.64.22.*
战场形势就是这样,本来就是牵一发动全身,
哪有什么都按计划来的。
西线志愿军的进攻胜利,
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突出部,
侧翼是暴露的,有被合围的危险。
同样的,
东线的美军的侧翼也是暴露的,
照样也怕被志愿军包饺子。
所以9兵团必须与陆战一师为主的美韩军拼命
黏住对方,不让对方腾出手来打志愿军13兵团的侧翼。
甚至更进一步,利用对方想拉平战线撤退的机会
一鼓作气把对方冲下海
(事后看,9兵团的确还没有这个实力)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想法已经是隐含了直面美军。
: 但是在10.26以前是没有打美军的意图。奔着伪军去的。
:
--
FROM 124.64.22.*
吴瑞林,1939年抗战时腿部受伤瘸了一条腿
【 在 feng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50年7月份吴瘸子就亲自带领侦查员入朝查看地形和行军路线,还再鸭绿江修建了一座水下桥”————请教 吴瘸子 大名?
--
FROM 11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