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中国近现代史(Modern_CHN)|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再次看淮海 发现机动性是军队的法宝
8楼
|
Reop
|
2023-10-03 18:26:20
|
展开
结论没问题
杜聿明的西进方案显然是一步好棋,即使抓不住中野,杜集团也可以跑掉避免被围歼,不西进不是因为机动性不够,而是光头不愿放弃邱清泉。
【 在 nolonger (nolo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军为啥没有西进攻中野,就是因为机动性不够,怕抓不住中野。
:
: 粟裕的华野屡次打胜仗,就是因为机动性高于国军,可以主动攻击薄弱的地方,主动挑选阵地放松,再打完一处敌人之后,再次机动围歼另外一处敌人。
:
--
FROM 123.123.41.*
20楼
|
Reop
|
2023-10-04 06:04:36
|
展开
你说的这种磁性战术是后人演绎的。真正的磁性战术就只有四次战役前美军发起的营级规模的侦查战,而且不是你说的这种战法。四五次战役包括之后的阵地战根本没有磁性战术。
【 在 nolonger (nolo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后期那个磁铁战术,其实也是充分发挥美军机动性优势,可以选择一周之后打你
:
: 跑得快,你抓不住,一周之后,等你后勤上不来了,再战。。。
:
--
FROM 123.123.41.*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