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果粟裕没打出来,真不好说
豫东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兵团作战
这场战役中,解放军以3万余人伤亡的代价歼灭国军9.4万人,打出了1:3的战损比。
战后,毛说:“豫东战役打胜了,解放战争就翻过坳子了
不知道哪来的失大于得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豫东打的不好,失大于得。
: 搞掉国军4个正规旅,打残2-3个旅; 自己残了9个主力师。
: 另外,粟Y不要和华野画等号。
: ...................
--
FROM 219.143.38.*
解放军伤亡没那么多,3万3左右。伤亡对等,但是俘虏了6万左右,难道仅仅算伤亡?战争没有这么算的。
豫东战役,是我军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被某些人极力抹黑的战役,没有之一。
在历史上,中X中X贺电称赞该战役为“伟大胜利”、“辉煌胜利”;党史、军史上,也对其深远的战略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三卷:
“豫东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原和华东战场的战略态势。”
“豫东战役的胜利连同兖州、襄樊等战役的胜利,说明中央JW和毛XX采纳粟Y的建议,做出集中主力在长江以北作战的战略决策是无比正确的。”
党史重要著作《毛XX传》、《周XX传》等,也都对战役有高度评价。
蒋军逃台后编写的战史有些话:
“是役之后,‘匪’窥我不能适时集中主力,救援守军之弱点,遂对攫取徐州外围据点之企图,愈趋积极,于是先有济南周边作战之失,继而为徐蚌会战铸成不利之结局。故豫东会战之受挫,实为徐蚌会战失败之厉阶。”
可以讲,豫东之后,打济南,打淮海,就越来越顺了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豫东解放军伤亡在4万-4.5万。
: 国军正规军伤亡3万5-4万之间。
: 老耄没说过你这话。
: ...................
--
FROM 219.143.38.*
全是你的臆想,战争史是后来写的吧,蒋那边的战争史也是后来写的吧,要多读,别断章取义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解放军的伤亡,你可以看战前兵力,和战后兵力,一减就有了。
: 这还是在认为俘虏是0的情况下,求出来的。
: 如果俘虏好几万,那伤亡更大了。
: ...................
--
FROM 219.142.145.*
那么多的正面评价,包括史书,战争史的评价反正都被你忽视了
就揪着那点伤亡数字,难道区寿年一个中将是自己跑过来投诚的?孟良崮用五个纵队围攻74师,伤亡一万多,国军也伤亡一万多,但也是大胜仗是不是。而且也是里程碑意义的一仗。照你的理解,十几万围攻3万多,还有几十万支前民工,伤亡数几乎对等,败仗无疑。
豫东战役是整个解放战争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从此,在中原战场,敌人已完全失去了对我发起战役性进攻的能力,并更加动摇了据守战略要点的信心
豫东战役的胜利, 使济南守敌陷于孤立,为华野进行济南战役创造了条件,也为此后的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埋下了伏笔。
这是基本的观点,到你这就是个败仗了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臆想指什么?
战前兵力是有电文和回忆录为证的。
战后兵力也是有战史和回忆录为证的。
战斗刚结束SY报告伤亡数字电文也是...
--
FROM 219.142.145.*
南下江南是中央担心中原国军主力太强,干不过他们,为了避实就虚,吸引国军回防江南,以待将来东野入关决战中原。502认为集中优势兵力可以在江北跟国军决战,所以斗胆直陈。
101那个南下打锦州是为了关门打狗,把东北国军全歼在东北。101开始担心南下不好打。所以迟迟未动。
这两不能混为一谈。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跑啥,挺进大别山中野是背最重的担子,一将自己不敢南下还要笑别人?就是101辽沈前也是扯了半年的皮才南下,都这么本位主义tg是得不了天下的。二代后来能够复出,和他这次的背担子有很大关系。
--
FROM 219.142.145.*
粟裕48年1月31日给JW的电报:
“职对于中原战局认识,除已于一月二十二日电呈外,认为我军以原有之政治优势,于反攻中又取得了战略优势,但在数量上及技术上并非优势。加以土改又为反攻中最主要政治内容,故进展较慢。
在军事上,如能于最近打几个歼灭战,敌情当有变化。因此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华除叶王陶外可以三至四个纵队参战),是可能于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如是则使敌人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我军在机动兵力的数上则将逐渐走向优势,同时也可因战役的胜利,取得较多的休整与提高技术的时间。如果我军在数量上及技术上取得优势,则战局的发展可能急转直下,也将推进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
里面的意思就是,集中几个野战军,在中原把国军主力逐渐吃掉,就是决心时机成熟的时候在江北决战。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502认为集中优势兵力可以在江北跟国军决战
: ~~~~~~~~~~~~~~~~~~~~~~~~~~~~~~~~~~~~~~~
: 这个出自哪里?
: ...................
--
FROM 219.143.38.*
你对战争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
就比如战役的计划,开始策划好要搞第五军,但第五军没有按你想的出牌,如果还死守之前的计划,就是教条主义了。
所谓打残废的说法全都来源于皮的日记以及粟的回忆录,关于阻援,粟说的是“东兵团打一个月至两个月进攻无问题,但西兵团担负一个月阻援,则很难完成任务”,哪个将领干包票能阻一个月的援,阻援是阵地战啊。48年7月,豫东后十天左右,粟给ZY回电“如果该部署(指打济南)主要为了分散敌人,以帮助我们取得时间来休息,则我们意见不必如此。因此间各纵,除4、8纵外,疲劳已大体恢复,仅弹药尚未得到补充,正争取分别补给中,半月至二十天内大致完成。”(《粟裕文选》第二卷523页)”,真打残了能回这个电文?不可否认,豫东战役是一场硬仗、恶战,但战争是必然会有伤亡的,不能因为一场战役伤亡大,牺牲严重就认为这场战役是失败的,这属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军令状:“目前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即在少则四个月多则八个月内,该兵团加上其他三个纵队,在汴徐线南北地区,以歼灭五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为目标”,实际豫东之后,格局变了,后面形成了大淮海战役,一、三、六及其它几个纵队的这个任务就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完成了,实际上,大淮海战役,这些纵队都参加,最后第三阶段,华野第一纵队从北面,第四纵队从西面,像两把利刃直插陈庄,歼灭了杜聿明、邱清泉赖以起家的第五军。你仍然神神叨叨的说西兵团这个战略任务完不成,可笑之极。
再来讲豫东战役的战略意义,请看由XX D史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提供的权威词条:
“豫东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兵团作战。
亦称开封、睢杞战役。1948年6月17日至7月6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及冀鲁豫、豫皖苏军区部队歼灭河南省开封国民党守军,并在睢县、杞县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作战。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6月17日至22日,攻克开封。第二阶段,6月27日至7月6日,围歼区寿年兵团主力和黄百韬兵团一部。此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9万余人,解放了大片中原地区,使国民党军失去了在中原战场上实施战役进攻的能力。”
一而再再而三抹黑该战役的意义,首先屁股就歪了,再分析小细节,那也是带有倾向性的局部或者片面性的看法。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呢,你需要一点点勇气。
: 承认老耄没说过豫东战役是转折点这个话。
: 其次,你需要一点点专业精神,和勇气。
: ...................
--
修改:huankuib FROM 219.143.38.*
FROM 219.143.38.*
在《彭XX自述》中,他将关家垴战斗视为自己戎马一生的四大败仗之一,其他三次是红军时期赣州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府陇东战役和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
你也可以讲彭总谦虚,自己揽责任,但是作为一个战功卓著的将军,一般能轻易定位自己的败仗?
关家垴战斗,敌我是1:10的伤亡比例,而且也没有全歼敌人,战术目标没有实现,战略上,一个关家垴战斗算老几啊,如果我是日军将领,一个大队出动都能有1:10的伤亡比例,那就天天出动好了,中国的军队耗不起这个消耗,可见这场战斗对日军来说,复制都复制不了。改变日军敌后作战策略的是百团大战以及其它的比如太平洋的战争态势。况且,小股部队的扫荡和大规模的扫荡哪个容易对付拍脑袋都知道。如果日军经常出动中队级、大队级的扫荡,而不是师团级的,我们做梦都笑啊。
所以可见你是多么的双标。
豫东战役虽然伤亡比国军大,但是比例也没有超过1.5:1,况且俘虏了几万人,端掉了一个兵团部、两个整编师,也是成建制的消灭敌人,并没有违背那个时候的军事原则的核心打歼灭战:“击溃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受损失的几个纵队到了淮海还是作战主力。
豫东战役的胜利证明,我军已经具有歼灭国民党军机动兵团的作战能力,这就迫使国民党军的机动兵团此后再不敢轻易出动。后来,当我军围攻济南时,在徐州地区部署着国民党军3个机动兵团,蒋介石严令其速援济南,但该敌迟迟不敢出动,也是因为豫东战役中国军增援的机动兵团被歼灭的惨痛教训。
豫东战役虽然不是完美的,但我们的领导人能从里面看出很多文章,如果中野能牵制住胡链,如果山东兵团能牵制住黄,战果就更辉煌,完全不一样,所以后面为什么要把几个兵团捏起来,联合中野一起搞大淮海。没有前面的预演,能下定决心搞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砧板还有待下锅的这样夹生饭的战役?
你从大方向开始,屁股就歪了,导致所有的分析都是有偏见的。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会没几个胜仗。
: 战术目标,战略目标,战略形势改善,敌我对比改善。
: 战术目标:狼牙山五壮士
: ...................
--
FROM 219.143.38.*
哪个历史书把关家垴战斗当胜仗了?说到这你只剩嘴硬了,算了,对牛弹琴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错,我的胜仗标准已经很松了。
即使关家垴都可以算成胜仗。
就这样,豫东还是达不到胜仗标准。
【 在 huankui...
--
FROM 219.14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