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外交缺少攻击性的根源是什么?
5000年历史,虽然很厚重,但总是能找到镜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人士都是国士,大汉时代的外交人士更是霸气。出使卫氏朝鲜,没有谈成,把送行的朝鲜官员全杀了,自然做了大死,使团也被杀了,引来汉武帝讨伐,灭了卫氏朝鲜,置汉四郡。出使南越也是。
出使西域,击杀了楼兰王,攻杀了匈奴使节,何等的威武霸气。
大唐王玄策也是,使团被击杀,借吐蕃兵灭了印度诸国。
本朝外交给人一个感觉就是绵软,攻击性全无。纵观其思想根源是不是和五号的迎来送往、讨好式的人格特质有关?毕竟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
FROM 106.11.34.*
感觉不完全是这个原因
张闻天当时对五号把外交搞成迎来送往就是很有意见的
外交使节要会搞事,不能成为办公室主任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位置,现在还不是老大,还需要憋着
--
FROM 106.11.34.*
你说的这些事情是五号时期发生的吗?
中缅划界,中阿划界,培养越南二五仔,哪个不是吃个大亏,并且遗祸到现在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我们是被屏蔽的,想出去只能和善点,再说现在,表面上我们很软,但做的事都是进攻性的,比如抢钓鱼岛,南海填岛,挖美元墙角
--
修改:freeic FROM 106.11.34.*
FROM 106.11.34.*
我大汉为啥不以德服人?
【 在 hanfengze 的大作中提到: 】
: 礼仪之邦,以德服人。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06.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