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前三十年是不是这样的?
当年要搞工业,只能牺牲农民,剪刀差可不是玩玩。
好在即使穷想上学还是不成问题,虽然教育质量不高,想上就能上。
倒是90后,失学的比例比70年代还高。
【 在 zt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70年代出生,我爸妈三四十年代,我爷爷奶奶是十九世纪末的人,他们的真实经历。这就我们那个年代农村真实历史。我出生都是在家里接生婆接生的,前面两个都夭折了,你想象一下当时的医疗水平。当年小的时候经常看见成群穿的破破烂烂,手里一手拿着破碗,一手敲着筷子,挨家挨户讨米要饭的。
:
--
FROM 106.9.107.*
我们镇60年代后每个乡都有初中,个别有高中,镇里有高中。
我们中学直到94年,才有新的中专师范生进来,很多小学老师可能就是原来初中或者高中毕业
初中老师也就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代课,当时就没有正经的专科以上的师范生。
90年前后,失学的特别多,完成初中的也就一半人。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看大清搞工业化多好,被一帮公国外知忽悠了
--
FROM 60.10.20.*
1,4应该是最伟大的成果。 而且很多地方农村教育也不是很落后。
起码我们那会,我们镇的教育水平还行。 90年代,奥赛,全县初选15人,我们镇占了7个。不过到市级全军覆没了就。
【 在 MiliBa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农村里,土改前到80年代有几个大的变化,
: 1、扫盲,
: 2、水利,
: ...................
--
FROM 60.10.20.*
自耕农和佃农不一样的。
自耕农基本都是中农往上了。解放后确实没啥提高。甚至降低。
【 在 MiliBand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解放前的地租水平和解放后的农业税税率给弄明白了
: 再来讲这种话。
:
: ...................
--
FROM 60.10.20.*
汗,我回的哪个帖子里。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看到原文,34,是啥?
:
--
FROM 6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