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饱,主要靠的是大量使用化肥。靠的是工业化。
工业化的基础建立靠的是五年计划。初始推动了是苏联的援助。之后是领导层一直推行的普遍教育和国家发展的五年计划。
有基础之后的腾飞,还是靠着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能够拜托苏联体系的制约,引入相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这个因该是从中美建交开始的。
实际上从中美建交到90年,我们都是在努力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一直在各种试探,找合适的切入点。虽有生活有改善,却进步不是很大,甚至90年代还出现了危机。知道2000年左右算是撤离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各类技术和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发展才像开了挂似的。发展起来了,各类问题才逐步解决。
这是一脉相承的,不能割裂去看。少了之前的基础,你想融入都找不到对接点。几亿人的大国,没有工业基础是没办法大范围参入国际化大生产的,更没法产业升级。没有国际关系的改善,都没有融入的机会。看看朝鲜就知道了。其实朝鲜的人口素质,相对的工业基础都不弱。如果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会比现在的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强多了。
发展了也会带来新问题,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想想现在的新三座大山,想想现在的年轻人现状。一眼难尽。
【 在 adher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想表达啥?
: 一件2000年没搞定的事情,太宗搞定了,你不以为然?
:
--
FROM 221.23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