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战役
兴安,全州,灌阳 平原丘陵 湘江,灌江
全州 湘江战役纪念馆
1 情报 红军在湘江 无论驻防还是运动 都很难隐藏自己的位置和动向
对手理论上甚至因为可以空中侦察 在态势感知上占优
2 周围敌军密度大 没有明显缺陷 哪个方向都是硬仗 无法避免
3 面对优势敌军 又要突破,又要阻击,又要赶时间 战术选择余地小
4 湘江主战场在桂林北最近点100公里左右 桂林是李白官邸所在 也就是桂系的老家
遭到桂系顽强,积极,主动的截击在情理之内
这个战场如果可以选的话离桂林越远越好,比如全州以北,湖广边界 去碰湘军也许会好些
湘军战斗力应该更低些 也没有理由拼命
缺点是 全州是灌江湘江交汇点 全州以北江面更宽 是这个原因吗?
四渡
遵义,仁怀,金沙 山地 赤水
遵义 遵义会议纪念馆
1 情报 充分发挥电台监听作用,战场单向透明
2 部队规模减小,山地运动隐蔽性高,活动空间大
3 有山地作战的丰富经验,山地运动能力明显强于对手
4 贵州本地兵力空虚,整个战场敌军密度低,空间大
5 山地补给困难,路况差,不适合敌大部队运动
6 川军相对桂系战斗意愿低 战斗经验不足,战斗力较差
小结:
1 导致湘江和四渡不同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地形,交通,人口密度 因素
使得信息透明度,空间,敌我力量对比 都发生了明显有利于红军的变化
在湘江的地理环境 无论谁来 结果都不会有太大变化
2 主观固然重要,但主观要发挥需要客观条件支持
无论湘江纪念馆,还是遵义纪念馆 都过于强调主观
3 理解了在广西,贵州的不同结果,才能理解其后为什么选择川西,以及红四军的方向错误
4 军阀的特点就是保存自己实力是第一位,部队距离一远就一盘散沙
5 j的作用更多是郑唯 封官许愿 给抢给钱给编织 调动军事主官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这个角度看 他做的很不错了
--
修改:computec FROM 223.72.91.*
FROM 223.7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