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辽沈中兵力布置的问题
廖兵团回沈阳不用管,是等死 去营口比回沈阳困难,起码自己可以坐船跑路,但其他意义有限,运力有限,绝大部分走不了。只要在黑山大虎山全力堵截就行了,不是还有总预备队嘛,塔山到最后也没动,就是看廖兵团是不是拼命突破黑山。
【 在 wp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大牛解答一下,塔山兵力足够,锦州也没问题,长春沈阳毕竟远,最大的问题是廖吧,他十多万精锐,就一个纵队加一个独立师,廖如果全力来援,顶得住吗?
--
FROM 222.131.245.*
本来就在营口的也没全部逃出生天啊,这十几万人都到了,能运走多少?何况,不是贪吃廖兵团这块肥肉,营口可能运走的更少。
【 在 yanzhi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是说工当是孔明,果当是阿瞒。
: 廖耀湘本来就不想去锦州,不管是决战还是救锦州,都不想,军阀心理。所以才有跑彰武切断工当后方供应链。但是缴获了一批物资,就顾着买卖捞钱忘了下一步了,它有它的小九九的,和杜聿明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是跑营口,但是在彰武磨蹭了五天,快一周了,还在彰武,没有直奔黑山大虎山营口,兵贵神速,就算廖一开始没有直奔锦州,如果拿下彰武后,直奔营口,还是极大机会逃出生天的。
: 这里可能就是彰武物资太多,廖忙着发财,阻滞了九兵团行动,也是军阀行为。
--
FROM 222.131.245.*
--
FROM 222.131.245.*
武器有米爹的啊,48年底已经放开,明面都给了,之前也可以通过美军基地给。精锐部队还是很重要。只是,营口能运走5万很大程度上是大家都去围殴廖兵团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而且走营口的光运人话重武器肯定带不走的,凯申咋可能允许这些重武器不用就炸掉或者便宜东野了?只有拿下锦州重武器才有可能带进关内。一味磨洋工到時候凯申怒了,不准他们上船,廖兵团打算划渔船逃进关吗?
--
FROM 114.246.237.*
又不是败在没装备上。常公更需要的是金援挽救经济,不是过剩的军备。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知不知道凯申那时候已经失去杜鲁门信任,否则也不会押宝杜威了。廖兵团的美械装备凯申帝要想补上,除非杜威上位,否则杜鲁门是绝对不会送礼了。
--
修改:bocaj FROM 114.246.237.*
FROM 114.246.237.*
没败在装备上,怎么没优势装备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优势装备指望国军和升级版的对手打?那些军队将领是傻子?
--
FROM 114.246.237.*
明牌主力都在锦州方向了,再说去长春有啥意义,不是敢不敢的问题。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廖自己没有开上帝视角,
: 之前很多次都是被围点打援,都已经怕了,所以长春都不敢去救,
: 谁给廖打包票,说8路这次不是围点打援?
: ...................
--
FROM 114.246.236.*
此一时彼一时,主力已经南下北宁路,切断了锦州,廖北上不是被打援问题,是没意义问题。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前围长春等廖 北上,廖就不敢去,
: 因为怕没救到郑洞国,反而把廖搭进去。
: 现在围锦州,为啥廖就一定要去?就敢去?
: ...................
--
FROM 114.254.2.*
卫是不敢承担丢失东北责任。
如果坐视锦州被解决,东野主力会去打掉营口,没了补给,就是等死,国军就算趁机一举救出长春,三个兵团抱团一起也冲不回关内。野战必死。常公不会这样选择。
卫说什么三战,其实是寄希望美军直接参战,苏军不参战,东北方面,三战爆发苏军才是近水楼台。
卫的算盘还是只要不是自己丢的东北就好,最好把自己撤了。如果他坚守沈阳,营口锦州都完了,还有一个险棋就是傅作义60万,收缩至平津到山海关一线,主力出关来一个大号东西对进跟东野决战。反正平汉津浦都早断了,东北华北都仰赖海运补给早晚都是死。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昨天看一个回忆录。
: 卫的想法是打不了,只能坚持,等三战。
: 廖的想法是背靠营口,才能打。否则就会被围歼。
: ...................
--
FROM 114.254.2.*
华北整合有问题,重点本应是确保平汉正太一线,以石、保为核心,确保山西河北两大集团不至于被割裂。绥远至张家口一代没啥战略意义,可以放弃收缩。东北四平比长春重要,三战四平就很勉强了,应该早些收缩,在四平决战,打不过就跑。放弃长春的包袱,四战四平不见得不行,毕竟提早决战东野没那么强呢,万一赢了,回手重夺长春也很容易。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事后看,东北是死局,华北也是。
: 卫的拖廖的跑,都比蒋的求战强。
:
--
FROM 114.24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