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感觉根据地的抗日歌曲写得都比较通俗具体
最典型的是《到敌人后方去》,战略战术写了很多。《游击队歌》强调地形和利用缴获,《保卫黄河》有青纱帐和多种武器,《太行山上》也有利用山高林密和号召从军。
国统区的歌曲感觉主要回答要不要打的问题,强调不降、前进、勇敢。比如冒着炮火前进,大刀砍去奋勇前进,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要说里面有什么战略战术,恐怕差了一些。后期还有《知识青年从军歌》这种晦涩难懂的歌。
但到硝烟散去后的今天,抗战歌曲不再承担教育战略战术的功能,只要好听、易懂就行了。
--
FROM 49.93.179.*
关键看对象是啥
国歌就是白话文
通俗易懂
你说的知识青年,既然有文化,可以写的深一点
毕业歌也是田汉 聂耳写的,写给大学生的,就写的文一点
【 在 rivo9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典型的是《到敌人后方去》,战略战术写了很多。《游击队歌》强调地形和利用缴获,《保卫黄河》有青纱帐和多种武器,《太行山上》也有利用山高林密和号召从军。
: 国统区的歌曲感觉主要回答要不要打的问题,强调不降、前进、勇敢。比如冒着炮火前进,大刀砍去奋勇前进,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要说里面有什么战略战术,恐怕差了一些。后期还有《知识青年从军歌》这种晦涩难懂的歌。
: 但到硝烟散去后的今天,抗战歌曲不再承担教育战略战术的功能,只要好听、易懂就行了。
: ...................
--
FROM 117.129.56.145
毕业歌也是回答了是战是降的问题。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和国歌的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异曲同工,并不指代上了战场应该这么打。主要那时候几乎没人见过抗日战争怎么打,至少知识分子这层是这样。
刚查了《到敌人后方去》去是听了《论持久战》而写的,怪不得写得这么到位。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看对象是啥
: 国歌就是白话文
: 通俗易懂
: ...................
--
FROM 49.93.179.*
充分反映了两党的区别。
【 在 rivo9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典型的是《到敌人后方去》,战略战术写了很多。《游击队歌》强调地形和利用缴获,《保卫黄河》有青纱帐和多种武器,《太行山上》也有利用山高林密和号召从军。
: 国统区的歌曲感觉主要回答要不要打的问题,强调不降、前进、勇敢。比如冒着炮火前进,大刀砍去奋勇前进,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要说里面有什么战略战术,恐怕差了一些。后期还有《知识青年从军歌》这种晦涩难懂的歌。
: 但到硝烟散去后的今天,抗战歌曲不再承担教育战略战术的功能,只要好听、易懂就行了。
: ...................
--
FROM 136.56.15.*
知识青年从军歌,不仅仅是晦涩,完全是腐朽文人的意淫。
另外从作曲风格上,太行山上 是当时罕有的西式讲求和声的艺术歌曲。
【 在 rivo9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典型的是《到敌人后方去》,战略战术写了很多。《游击队歌》强调地形和利用缴获,《保卫黄河》有青纱帐和多种武器,《太行山上》也有利用山高林密和号召从军。
: 国统区的歌曲感觉主要回答要不要打的问题,强调不降、前进、勇敢。比如冒着炮火前进,大刀砍去奋勇前进,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要说里面有什么战略战术,恐怕差了一些。后期还有《知识青年从军歌》这种晦涩难懂的歌。
: 但到硝烟散去后的今天,抗战歌曲不再承担教育战略战术的功能,只要好听、易懂就行了。
--
FROM 223.104.68.*
不是对象的问题,知识青年从军歌,酸腐无比,毫无朝气。可以和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对比一下。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看对象是啥
: 国歌就是白话文
: 通俗易懂
: ...................
--
FROM 223.104.68.*